金庸在寫《射鵰英雄傳》某些名菜時,對食材與烹調法,的確都下了大量的考據功夫。書中人物在酒樓中所喫的食物,有些都是見諸史籍,歷歷可考的。只是他有時爲了突顯黃蓉廚藝的神乎其技,自己又天馬行空的發明了那幾道“雅菜”。雖然名實皆美,但無論在食材的搭配或烹飪的可能性上,其實都可說是空中樓閣,令讀者白流口水而已。

我們來看些“不可能”的菜色。

●玉笛誰家聽落梅:異想天開!

如《射鵰英雄傳》第十二回黃蓉做菜來招待洪七公,以引誘他傳授武功的“玉笛誰家聽落梅”,其實就是什錦炙肉條,由羊羔坐臀、小豬耳朵、小牛腰肉、獐腿肉、兔肉等五種肉類所組成。她把它們紮在一起後,根據書中的形容,所應產生的色香味如下:

次序的變化不計,一共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肉條形如笛子,因而得名。豬羊混咬是一種滋味,獐牛同嚼又是另一種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諸味混呈,變化多端,直如武學高手招式之層出不窮,人所莫測 。

簡直形容得天上少有,人間無雙,我卻大不以爲然。因爲這五種肉的口感不同,所需的火候也各異,把它們紮在一起合喫,絕對是美食上的一大敗筆。豬耳朵爽脆,其他的四種肉則耐嚼,合在一起喫似乎不太對勁。而獐腿肉、兔肉烤過久會變老,豬耳朵、小牛腰肉和羊羔坐臀則非烤久不熟。一起下鍋的話,不是有的肉過熟,就是有的肉還半生。分開來烤的話,又變得“鑊氣”全失,再也不可能焦香撲鼻,動人食慾了!所以“玉笛誰家聽落梅”這一道菜,應列入“不可能”之類。

●好逑湯:異想天開!

《射鵰英雄傳》中還提到了“好逑湯”,那其實就是荷葉筍尖櫻桃斑鳩湯。特色是荷葉清,筍尖鮮,櫻桃甜,櫻桃去核之後釀了斑鳩肉。據黃蓉的解釋,竹筍丁和荷葉象徵着君子,櫻桃象徵美人(櫻桃小嘴),斑鳩象徵關雎 ,正符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文意。

而賣相美如圖畫,令人恨不得把它一口下肚:

碧綠的清湯中浮着數十顆殷紅的櫻桃,又飄着七八片粉紅色的花瓣,櫬着嫩筍丁子,紅白綠三色相映,鮮豔奪目,湯中泛出荷葉的清香,想來這清湯是以荷葉熬成的了。

不過這道菜雖然在理論上可以成立,我卻覺得滋味不會太好,賣相也不會太佳。據我所知,新鮮櫻桃雖然紅紅的很漂亮,但入熱水一煮就會發黑。荷葉亦然,一燙就變黃,久熬後湯必呈褐色,絕不會清澈見底,更不要說什麼“紅白綠三色相映,鮮豔奪目”了。以前有些年輕貌美的寡婦,爲了堅定守寡的決心,還特地用荷葉熬水來洗臉,不久後她們的臉色就會發黃,花容月貌全毀,以防止登徒子的覬覦。如果荷葉能熬出清湯,焉能致此?

走筆至此,不禁令人懷疑金大師是否親自下過廚,否則爲何連那幾樣食材的基本特性都茫然無知?至於滋味,斑鳩肉有腥氣,櫻桃煮過會發酸,兩者配在一起,即使荷葉和筍再清鮮,恐怕也撐不起場面了。只有靠那新鮮荷花瓣兒的香紅,挽回一點顏面。所以這道菜,恐怕也是想象多於事實。

●二十四橋明月夜:異想天開!

至於“二十四橋明月夜”,那更是離奇了。說穿了,它不過是火腿蒸豆腐,只不過得動用黃蓉的“蘭花拂穴手”神功來切菜而已。

食譜爲:

先把一隻火腿剖開,挖了二十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二十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

在《射鵰英雄傳》書中,黃蓉以家傳的蘭花拂穴手,“十指靈巧輕柔,運動若有若無”,將嫩豆腐削成二十四個小圓球。所以這道菜在技術上的精細艱難,“實不亞於米粒刻字,雕核爲舟”。

然而,現代哪一位名廚練過這項神功呢?而用菜刀將嫩豆腐削成圓球又談何容易?我想充其量只能用老豆腐來代替,或乾脆將嫩豆腐改切成方塊,只求味近,而不求形似。但這一來,圓形的明月變成了方形的麻將牌,這道菜也就精彩全失了,不如讓它只停留在虛構的幻想世界中,更來得回味無窮。

●金庸宴不如紅樓宴?

所以有人嘲笑金庸妄想和曹雪芹比美,在著作中發明一些佳餚來炫耀自己的博學,殊不知即使海寧查家世代書香,還是比不上曾爲江寧織造的曹家來得富厚,自然要相形見絀了。《紅樓夢》中所提過的佳餚,無論是茄鯗、蓮葉羹、野雞瓜齍、胭脂鵝脯、奶油松穰卷酥等,都已有人試做出來,滋味佳美,並有食譜傳世。但金庸菜仍只能停留在“射鵰宴”的階段,就是因爲“不可能”的佳餚實在太多了!

其實,這就是文藝小說和武俠小說之間的差別:文藝小說除了人名外,內容大多數是真的;武俠小說則除了人名外,內容大多數是假的,吾人又何必深究呢?不管那些令人垂涎的佳餚可不可能,如果你在閱讀時已享受到了味覺的美感,那也就不枉挑燈夜戰,苦讀金庸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