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夢境,

滄海變桑田。

寧種三分地,

不當苦惱仙。出句:寧種三分地;對句:

楹聯的根本特點是對仗。

楹聯的形成受上古書籍中的對偶句的影響。

對偶句式、句法,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

如《尚書》中有“滿招損,謙受益”的對句;

《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對句;

《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對句;《

將對句藝術應用於創作作品中,則始於西漢的司馬相如等賦家。賦是一種半文半詩的文體,很講究文采和韻律,尤其是駢偶對仗。到了南朝,詩人以作詩工穩爲勝。齊、梁時期,著名詩人沈約創造了“永明體”。“永明體”嚴格要求對仗和聲律,並有了“四聲八病”之說(“四聲”即平、上、去、入四聲;“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這爲以後楹聯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