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臨安有個詩人名叫林逋(bū)。他幼年時死了父親,家境十分貧寒,但他讀書十分用功刻苦,到了成年以後,已經是學識淵博聞名於世了。但他不慕名利,不願爲官,在西湖旁的小孤山蓋了幾間茅屋隱居起來。

林逋終生未娶,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三個愛好之中:詩、梅花和鶴。

古代文人常以詩詞寄懷,林逋流傳下來的詩詞有三百多首,多是隱居自樂之情。他覺得梅花高雅,傲霜鬥雪,和自己的性格很相像,因此,他在房前屋後,遍植梅花,待到臘梅開放之時,陣陣花香,沁人心脾,林逋陶醉其中,並寫下優美的詩句來讚賞梅花的品格:“衆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白鶴羽色素樸純潔,體態飄逸雅緻,鳴聲超凡不俗,在《濤經•鶴鳴》中就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描述,飛翔的姿態就像是詩和畫的昇華。正是白鶴的這種清高優雅,很符合林逋的心境,終生未娶的他,愛白鶴就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所以在家裏養了好些白鶴。他常常把白鶴放出去,任它們在雲霄間翻騰盤旋,帶着林逋的心一起翱翔九天。

等白鶴飛累了,或餓了,就會再飛回來休息。天長日久,白鶴和林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林逋出遊時,家裏的童子將白鶴放出,白鶴在飛翔中看到林逋,會在他的身邊盤旋,久久不肯離去。

隱居的林逋常常駕着小舟到西湖的各個寺廟遊玩,外出時,林逋就給家裏的童子講好,待有客來,先招待客人在家裏坐等,然後把白鶴放出,讓白鶴來叫他回家。

林逋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後世形成了“梅妻鶴子”的典故,用來表示隱居山林或自視清高。

古代文士常在儒道之間搖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既有濟世的情懷,也有寄情山水之間,與天地同參的嚮往。而林逋的隱居卻不同,癡迷梅鶴之品,遊玩於佛道之際,以梅爲妻,以鶴爲子,是純粹的隱居生活,自樂於期間,這一點,和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很相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