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經的現金流穩定,是靠整個融資體系來支撐的,但是未來的非剛兌環境下,稍有不慎,債務就會成爲反噬資產的黑洞。但是,當直接融資時代後,你買的任何機構的投資產品,都將不再是剛兌的了,而是以參投的方式參與。

有房高收入 未來一定要避免的幾個坑

來源 |智谷趨勢(zgtrend)

作者 |智谷君

鳥哥是個人才,在圈內號稱“稅後收入1千萬”,這絕不是吹噓。不過鳥哥自己很謙虛,他的網名簡介裏說“睡後收入八百萬”。

上個月聽朋友說,鳥哥最近時運不濟,正處理手上的資產,原因是這幾年資金鍊繃得緊,自己前兩年領投的定增,出事了,窟窿堵不上,只能這麼幹。

鳥哥自己倒十分淡定:“小事,小事,挺過去了,還是一條好漢。”

這幾年,投資機會是稀缺的,畢竟經濟增速是有邊際的。然而人們的慾望和不安是無窮的,總希望更多、更好、更富有。

俗話說“喫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成也投資,敗也投資。多少優質家庭,千萬身家,因投資而富有,又因投資而回歸。喫喝才花幾個錢,瞎折騰纔是家庭財富的致命傷害。

如今,每個家庭身上都多少揹着房貸,現金流崩的緊緊的,存下來的錢,多少希望有點油水,然而“伸手必備打”的風險,也是如影隨形的。

今天,作爲友情提醒,希望各位有房高收入的朋友,在未來對這幾個“機會”多一點正確認知。

還是那句話,所有埋人的坑,都曾經披着“機會”的外衣。

科創板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科創板。

可能你想問,科創板不是國家一號工程麼?是的,是國家一號工程,也大概率會帶來熱炒。

但是,請注意了,又牽扯到我們曾經提到的話題“汝之蜜糖,吾之砒霜”。你眼中的小甜甜,就一定是別人想要的lucky girl麼?

在國家眼裏,它要的是一個熱鬧的場子,要的是能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好企業。在投資者眼裏,無非就是想賺個價差,賺點錢。

所以,這種本質上的區別,就造成了,上面希望這個場子越熱鬧越好,看起來熱熱鬧鬧的。但是場子裏的人,賺錢不賺錢,我不管。因爲我知道,鐵打的盤子,流水的人。只要不停有人進來,有人出去,誰還在乎這些。這就是市場的幻象。

請注意,我不是要否定科創板,相反,我認爲科創板是一定會有大行情的,一定會產生很多大牛股的,一定會創造很多財富故事的。

我要說的是,這是一個殘酷的金融戰場,真的不適合普通人。越大的行情,越是對普通人瘋狂的絞殺。越大的財富波動和財富效應,都是建立在普通人的白骨上的。

可以預見的是,當科創板出來後,一定會非常熱鬧,花枝招展向你揮手,吸引你,誘惑你。

朋友,希望到時候你能忍住,冷靜冷靜。尤其是沒有什麼經驗的朋友,記住,不要親自下場選裏面的個股。

真想參與,不要怕,不如等行情走一段時間了,一定會有適合的穩健型基金出來的。到時候再說不遲。

股權

第二個,還是金融市場的。因爲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即將迎來新的IPO浪潮。一個個新公司如雨後春筍,伴隨着科創板的熱鬧景象。

各個金融機構、甚至你身邊的“內幕人員”“專業人士”,紛紛開始向你推薦股權“嘿,我們是科創第一批企業”“準備上市了,翻幾倍的機會,要不要來割韭菜”。

猶如15年時的定增、新三板一樣。各式各樣的機構,加班連軸轉,推自己的產品,賺的盆滿鉢滿。

然而,事後呢?一地雞毛。

同樣,新的IPO浪潮,並不意味着新的股權投資機會就要來了,相反,卻意味着股權投資的黃昏。

爲什麼?因爲註冊制之後,股權將不再稀缺,股權並不是優質資產。

過去入股代表着風險最小、機會最大,往後入股代表着風險擴大,機會變小。

當前,經濟增速不斷下滑,違約風險不斷提升,各方面的暴雷持續不斷。影子銀行的垃圾資產、商業銀行堆積的壞賬,早就說明,間接融資快走到頭了。直接融資要用起來。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物以稀爲貴。間接融資時代,股權是財富的發射器,直接融資時代,能每月剛兌的資產變得非常稀有。

以後經濟要轉型。可創新的風險是很大的,失敗率是很高的。不要只看到希望,多想想這風險誰來買單?還讓銀行來背鍋麼?未來真的要考驗你的眼光,有些事,值不值得賭?

股權投資,聽起來很美好,但是從現實來看,這兩年爆雷的私募,多數不是炒股賠的,正是股權類的。

盲目負債

金融的坑,遠比大家想象的多,也來的突然。不是讓大家一棍子打死,而是描繪出將來的一種景象,想提醒大家一句,要謹慎,要提高自己的專業度,要靈活參與,做好資金控制。

同時,還有一個,可能很多人都不在意,就是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負債,不要盲目擴張。

在間接融資的時代,貨幣的擴張是通過土地信用背書的,它的特點是慢和穩,甚至是可擔保和可剛兌的。

但是到了直接融資時代,貨幣的擴張的內生性發生質變,它的特點是快速且波動加大,直接體現是隨時違約和不剛兌。

這是核心的邏輯:未來的不剛兌。

什麼意思呢?如果理解不了,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身家5套房,月還款5萬,收入來源主要是一些生意、投資上的穩定回報和穩定收益,這個維持現金流的穩定基礎,是年收益得到了穩定的回報,是剛兌的。比如買了信託、買了理財。

但是,當直接融資時代後,你買的任何機構的投資產品,都將不再是剛兌的了,而是以參投的方式參與。那麼它的收益,或許是可以兌付的,也或許就是無法兌付的。

所以,這就是核心所在,當前已經有足夠多的苗頭。投資者多套房產,龐大的月供,手裏的錢希望產生更多現金流,於是投入到新的領域,結果新領域跑路、崩盤了,反而拖垮了自己的現金流。

所以,未來還要繼續盲目負債,大概率是要喫虧的。債務和資產是槓桿的兩端,中間靠穩定的現金流支撐。曾經的現金流穩定,是靠整個融資體系來支撐的,但是未來的非剛兌環境下,稍有不慎,債務就會成爲反噬資產的黑洞。

這幾年,世事變遷,不是這個坑,就是那個坎兒,財富之路走得辛苦。

大家都希望抓住新的風口,迎風而上,來一個暴擊。可是,哪有那麼容易。

風往哪兒個方向吹,草就往哪兒個方向倒。年輕時候我們都以爲自己是風,到後來才知道我們其實都是草。

有房高收入 未來一定要避免的幾個坑太突然!房貸利率重啓上調全國房價租金排行,這些城市透支最嚴重樓市3個信號!有高價地虧本出售河北前首富投案前的1000天漲不動了!市場的情緒,隱藏在房租裏有房高收入 未來一定要避免的幾個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