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鬼是什麼樣子的?血腥or恐懼?抱歉,這纔是我心中的鬼……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回到家鄉,發現一切都變得不認識了。或許他想忘記看見的,就借酒澆愁,到處瞎逛,經常醉倒在路上。人們稱呼他山鬼。

那後來呢?

後來他死了,他原本就是鬼嘛。

鬼是什麼?

用現代科學的解釋,鬼是“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認爲人死後有'靈魂'”,而科學家們還會告訴你,鬼魂只存在於人們的大腦裏,因爲“鬼”是不存在的,"鬧鬼"都是環境和心理作用造成。

那麼,這個世界上有鬼嗎?

孔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雖然不相信有鬼,但是還是會敬,所以對於鬼,中國人向來保持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即便我們是唯物主義國家。

因爲鬼是一種神祕的事物——沒人見過,但是也沒人能證明它不存在——所以,民間對於其有很多的描述,而在文藝創作中,以“鬼”爲主題的,其實也不少。

我們對於鬼的認知,大多來自於神話傳說或者影視作品。 遠一些的,比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而近的,則是各種所謂“鬼片”。

《牀下有人》劇照

鬼片裏的鬼是什麼樣子?

西方的鬼片,大多是以死神、吸血鬼爲主題,充滿着屬於西方暴力美學,比如勁爆的場面、血腥的場景、令人血脈噴張的劇情。

《驅魔人》劇照

而東方的鬼片,以日本爲例,大多借以迷離幽怨的色彩與音樂背景,營造出一種屬於鬼怪的驚悚離奇,即便沒有血腥的場面,卻更令人讓人在觀看的時候,後背發涼,起一身雞皮疙瘩。

《咒怨》劇照

而比較有中國特色的鬼片,自然要屬香港的殭屍片,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殭屍”纔是所謂的“鬼”,因爲它看得見而且摸得着,和人有不一樣但是卻能給人帶來傷害。

《殭屍先生》劇照

幾乎所有的鬼片,都在闡述一個道理:鬼,只有“厲鬼”流離人間,進行復仇或者只是“厲鬼”傷人

於是,鬼,成爲了一種“不好”的代名詞。

爲什麼鬼都是“壞鬼”?

可能是因爲它們和我們,不一樣。

我們對他們不瞭解,對它們的欲求不瞭解,對它們的存在不瞭解,所以抱着一種“自保”的態度——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既然已經死了,就應該死了,而不應該變成“鬼”以後仍然滯留人間,而如果它還加有“惡”的標籤,那麼更應該被人類所驅逐。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鬼片只有“惡鬼傷人”,拍起來纔好看。

但是這樣的鬼片,真的是我們想要的“鬼片”嗎?

清明剛過,返回老家祭祖的人們,再一次回到城市,開始着自己的朝九晚五。除了過年,清明節應該算是中國的又一返鄉潮時期。

爲什麼要千里迢迢回到來家祭祀祖先?畢竟他們已經不存在了,只留下一個個的墓碑墳堆。然而就跟落葉歸根一樣,祭祖其實就是我們不斷的記憶着、重複着,告訴我們:我們從哪裏來……

所以,中國的“鬼”,不應該是哪種兇殘的、青面獠牙的、心裏只有復仇的“模板鬼”,而是即便是死了,也要回到家鄉的“鄉愁鬼”。

我時常在想,人死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然而卻沒有人能夠解答我的疑惑。然後我又想着,如果真的有鬼,那麼人變成鬼之後飄蕩在這人世間,要做什麼呢?

或許,也只有那幾個字“回老家看看”,即便回到家鄉之後,老家只剩一片物是人非的荒涼……

在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我們經常會對着時光發呆,回想着自己這一生經歷,遇到了什麼人、經歷的什麼事、當時的場景如何,甚至周圍的環境怎樣

然而我們總是會被這急匆匆的生活所催促,加快自己的腳步而不能去回顧自己來時的路,於是這樣的發呆機會很少,甚至少到被我們自己所忽略。

所以,變成鬼以後,可能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回顧”,回到曾經來過的地方、看看已經變得陌生的故人,看看曾經的天、呼吸着小時候的空氣,遊蕩着,直到記憶被清零,忘記了一切……

這樣“無所事事”遊蕩的鬼,真的有嗎?

有,比如《空山異客》裏的,老六

老六,一個外出打工多年的青年,回到闊別十年的老家,回到無論人際還是景物都已荒涼的家鄉。他從過去的兄弟那裏聽到故人的種種下落,甚至他還見到了過去的戀人。

《空山異客》劇照

他遊蕩在這世間,似乎是一切事件的經歷者,又像是這些事情的旁觀者。回來了,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想要插入一件件的事情,然後跟隨着被推着往前走,但是最後又被推了出來……

我想,這纔是真正的“鬼”。

我們就是一個個的老六,出生在這片故土,爲了夢想爲了希望甚至只是爲了離開,我們離開了她。

我們成長的的每一步,就是在異鄉各處的遊蕩,然而異鄉留不住我們,因爲根還留在着故鄉。

《空山異客》劇照

然後,我們死了,但是我們不想死在陌生的他鄉,於是踏上返回故鄉的列車。但是後當我們回到久違的故鄉時,卻發現,其實自己也不一屬於這裏,因爲她僅僅是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裏,現在的她已經不再是記憶裏的她……

每一個異鄉客死者的愁容,每一個無家可歸的野鬼,每一個,老六……

【《空山異客》宣傳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