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樊和丈夫結婚時,兩人共同湊了錢買的房,他拿出的錢,都是自己多年工作攢的,生了孩子後,公婆經常說有事,不得已小樊辭職在家自己帶小孩。孝敬公婆的,再怎麼樣,小樊兩口子都認了,可是婆婆卻仗着他們的孝順,拿自己做藉口拿大兒子的錢給小兒子家做補貼,這就讓人難以忍受了。

文|紫色煙花雨

都說婆媳的關係難處,十個裏面有九個都處不好,殊不知孩子各自成家後,有時候連母子相處也是問題。真的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小樊跟我是大學室友,我們大學寢室裏的女孩子們,都相處的出奇的友好,這讓我們即使畢業多年,即使各自成家,我們的友誼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我們六人中,有三人一直在一個城市,每當有空閒,都會約在一起休閒一下,順便聊天。以前的話題更多是時尚及八卦,現在則變成了聊婚姻、聊家庭,這也是我們排解心事的一種方式。

最近小樊屢屢談及她的婆婆,她坦言,以前只在電視劇裏看過的事,沒想到有一天就發生在自己身上。在此之前,她一直認爲是電視裏面太誇張。

小樊和丈夫是相親認識的,那年她二十六歲,丈夫三十歲,因爲彼此對了胃口,一年後他們就順利結婚了。

丈夫是個工程師,平時不怎麼喜歡說話,但他會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意,也正是這一點,吸引到了小樊。

他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比小樊還小兩歲。相比起木訥的丈夫,他的弟弟就能說會道,很會討長輩的喜歡。正因爲如此,擁有健全家庭的弟弟反而比他更受寵愛。他的母親,也更偏愛弟弟一些。

小樊和丈夫結婚時,兩人共同湊了錢買的房,他拿出的錢,都是自己多年工作攢的,生了孩子後,公婆經常說有事,不得已小樊辭職在家自己帶小孩。而丈夫的弟弟,也差不多是那時候結的婚,家裏出了一大部分錢,只要他們需要人幫忙帶孩子了,公婆絕無二話。

小樊的丈夫很孝順,一些小事也不會放在心裏。這些情況小樊在婚前就已經知道,不過因爲想着婚後又不會住在一起,婆媳關係什麼的,也不用太多計較。婚後偶爾婆婆過來一趟,小樊都是小心伺候着。她總結出來的婆媳之間相處之道,婆婆說什麼就聽着,至於怎麼做,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道理來,不要正面衝突。

想必百分之七八十的婆媳矛盾,都能用這樣的方法應對過去,但她的婆婆反而在此之外。如何和偏心的婆婆處好婆媳關係?她狠起來連自己的兒子都要“坑”。

在婆婆的心中,一直認爲不管怎樣,自己都該由兒子來負責。儘管二老有足夠的退休工資,但每個月小樊的丈夫依舊雷打不動的再給家裏一筆錢。孝敬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畢竟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可是在這個家庭裏,這個依然是差別對待,至少丈夫的弟弟就沒有如此做,最多在逢年過節時,拿點東西,拿點錢。

由於小樊兩口子的經濟能力也能承擔這些,所以兩人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計較這些。至少這樣一來,一大家人的關係從表面上看來,還處的不錯。

但之後,婆婆更是變本加厲,家裏有什麼需要,都會打電話給小樊,旁敲側擊的暗示家裏這關壞了,那個不好用了。反正每次婆婆打電話來,小樊都知道是沒有純粹的關心的,都是又需要買東西了。

問題真正讓小樊覺得忍無可忍,是有一次,婆婆打電話來說自己身體不舒服,要去檢查,問她要了一千塊。事後才知道,原來婆婆根本沒什麼病,而是小兒子的孩子不舒服,她想帶他去看看。

孝敬公婆的,再怎麼樣,小樊兩口子都認了,可是婆婆卻仗着他們的孝順,拿自己做藉口拿大兒子的錢給小兒子家做補貼,這就讓人難以忍受了。

更何況平時有什麼好事從來沒有他們的份,公婆都偏向小兒子家了,有什麼不好的事,又全來找大兒子。

人總喜歡撿軟柿子捏,所以大家常說,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沒有鋒芒。如果婆媳兩人中,有一個人是不講道理的,那另一方無論怎麼退步忍讓都沒有用,只會縱容對方更加放肆。

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尊重,不尊重別人,反而理所當然的壓榨對方,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關係都不可能處的好。

婆媳相處中,學會拒絕很重要。拒絕一些無理的要求,才能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所在,纔不會一味的逼迫,一味的提要求。

婆媳關係對於婚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有很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家和才能萬事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