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合研製的美洲虎式攻擊機,是一種代表70年代水平的對地作戰飛機。

由於目前性能已經落後,英法等用戶已經逐步將其退役,但印度這一嘴上特別能說道的國家,卻依然把它看成寶貝!

美洲虎的最終總生產量超過570架,除了主要用戶英、法兩國之外,還曾外銷阿曼24架、厄瓜多爾12架、奈及利亞18架,而印度則大量購買這一實際上沒有空戰能力的對地攻擊機,多達116架!

這一策略帶來不少問題,佔用了當時印度空軍有限的資金,令更爲出色的戰鬥機數量顯著降低。

早在研發階段的1968年時,美洲虎的研製企業SEPECAT公司就已向印度空軍推銷美洲虎式攻擊機。但直至1978年,印度政府才正式決定採用美洲虎,作爲該國的中遠距穿透打擊戰機(DPSA)。

1979年4月,印度簽約採購130架戰機及技術轉移、授權生產相關事宜。同年7月,第一批兩架先行向英國空軍租借的美洲虎式攻擊機,包括單、雙座型各一架,由英國飛抵印度。

爲印度全新生產的美洲虎式攻擊機中,第一批35架由英國生產,配備Adour Mk804E型發動機,其餘則由印度HAL公司在國內生產,改用Adour Mk811型,大約製造了100架。

HAL公司的名聲並不太好,其打造的產品,乃至基本維修維護,都相當不牢靠,這使得印度空軍戰機故障率、事故率都相當高。

由於原來美洲虎式機上的NAVWASS系統可靠度不佳,印度空軍進行了顯示攻擊測距慣性導航(DARIN)設備改進計劃,包括換裝法國Sagem公司的ULISS 82型導航系統、史密斯公司的平視顯示器、Crouzet公司的大氣信息系統,以及Ferranti公司的聯合地圖及電子顯示系統(COMED)等,但仍沿用原來的Ferranti公司激光測距目標照射裝置。

第一架經過DARIN改進的印度空軍美洲虎式,於1982年12月首度完成試飛。性能改進後的美洲虎式攻擊機於1982年達到初期作戰能量,1983年完成戰備能力。

隨着時間推移,印度美洲虎因爲不具備真實的全天候能力,已經非常的不合時宜,而且事故率高導致不斷髮生墜毀慘劇。但印度空軍依然堅持守着這一老舊飛機不放手,替代機型(臭名昭著的LCA“光輝”戰鬥機)的工作進展也相當的緩慢。

LCA“光輝”戰鬥機原本應當作爲印度新一代的多用途戰鬥機,接替美洲虎的對地打擊和有限空戰任務,但目前該機僅僅生產裝備了聊聊數十架,30年的努力卻落得幾乎沒有批量戰鬥力的結果,實在讓印度空軍感到很難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