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剛剛過去的四月真是太忙了,百姓哥幾乎每天都在焦頭爛額中度過。好不容易熬過了北京車展,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質檢總局用一份召回報告又把百姓哥拉回到痛苦的現實中。

根據報告顯示,4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一共有7個品牌發佈了9次召回公告,累計召回汽車676996輛,同比增長156.83%,其中因高田氣囊召回的問題車輛佔總召回量的95%以上。東風汽車召回27.49萬輛東風日產汽車,一汽豐田召回29.45萬輛汽車,僅這兩家企業的召回總量就達到了56.94萬輛。此外,斯巴魯、三菱汽車、沃爾沃等車企也因同樣的原因召回數量不等的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國內汽車召回總量超過了300萬輛,達到了3196093輛。汽車召回並沒有因爲高田氣囊破產而有所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愈演愈烈。其中,捷豹路虎、雷克薩斯、特斯拉、本田、法拉利、寶馬、克萊斯勒等7個品牌累計發佈過10次涉及高田問題氣囊的召回公告,共計召回汽車45.88萬輛,佔到一季度召回量的14.35%。

據統計,此前因高田氣囊事件,僅在2017年就有29家汽車企業召回36次,涉及車輛987萬輛。

高田傷人氣囊爲何陰魂不散

距離高田公司宣佈破產保護也有近一年時間了,但問題氣囊給全球汽車行業投下的陰影至今無法散去,因爲數量實在過於龐大,多家廠商不得不採取分批召回的模式。

以大衆汽車爲例,已公佈的召回車輛高達486萬輛,召回工作將於2018年3月12日啓動,分12批陸續進行,實施時間跨越2018年-2019年;通用汽車召回車輛251.58萬輛,分6批次召回,實施時間跨越2017年-2019年;奔馳汽車召回車輛35.12萬輛,分三批次召回,實施時間爲2017年-2018年。

業內人士表示,高田氣囊安全缺陷波及的車輛在全球範圍內的總體數量可能將超過12億輛,在經歷從2008年至今持續近十年的召回後,目前仍有近1億輛裝配存在安全缺陷的高田氣囊的汽車等待召回,預計全球範圍內高田氣囊召回事件至少會持續到2019年年底。

另外在針對召回以及事故賠償方面,高田公司已經對指控自己的刑事罪名錶示認罪。作爲與美國檢察官達成和解的一部分,高田同意支付10億美元的賠償費用。今年1月份,這家公司還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的罰款,併成立一個總額1.25億美元的基金用來向受害者進行賠償。此外,高田還將單獨拿出8.5億美元資金來償付汽車製造商因召回問題車輛而產生的費用。

百姓哥覺得誠信是一家企業的立足之本,日本製造曾經是完美品質的代名詞,但是最近幾年隨着像高田傷人氣囊、神戶鋼鐵數據造假、鈴木汽車排放造假、東麗HC篡改產品強度數據等接二連三的事件發生,日本製造失去了它往日的輝煌,縱使是歷史悠久,口碑優秀的企業,在醜聞面前也將頃刻間不復存在。

我們不想對日本引以爲豪的匠人精神加以最壞的揣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像高田氣囊這樣的案例並不是一時之作,而是通過時間長久累計而成,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關於日本製造的整套流程以及日本的企業文化似乎已經逐漸逆世界潮流而動。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日本製造在世界範圍內出現問題正好給了中國製造上位的機會。

值得欣慰的是,最終收購高田的企業是來自寧波均勝旗下的美國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Inc,KSS),收購金額達到了16億美元。

分析師預測,高田的市場份額將從2015年的22%下滑至2020年的5%,其他競爭對手,包括瑞典的奧托立夫(Autoliv)、日本的大賽璐(Daicel)、採埃孚天合(ZF TRW)以及百得利安全系統公司將會瓜分該市場份額。百得利安全系統公司計劃到2020年增加3000萬個氣囊增壓泵的產量,總產量將達到6000萬個,而該數量還有望繼續增加。

均勝電子對高田氣囊收購完成後,全球汽車安全氣囊市場將改寫爲三分天下的格局,KSS整合高田後市場份額將接近奧托立夫,話語權進一步增強;同時實現產能擴充,並有望進入日本市場和日系整車廠供應鏈體系。

隨着高田退出氣囊市場,70%的缺陷氣囊將由競爭對手的產品替換,雖然氣囊巨頭會迅速填補市場真空,但是對於一些中國品牌依然機會很多。但是國內自主品牌安全氣囊起步較晚,多數企業配套設計能力較差,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低,產業難以形成合力。

所以,爲搶佔高田退市後的空餘市場,加快企業科技轉型十分必要,應當支持和鼓勵以汽車產業園、企業孵化基地等爲基礎,引進多家汽車安全氣囊企業,建立汽車安全氣囊產業區,推進園區企業科技轉型;推進國際科研合作及技術轉讓。

同時,監管部門要做好對企業的引導幫扶工作,促進企業主動創造合作契機。安全氣囊是高投入、高准入、高技術行業,吸引技術人才不能只靠企業投入,還需要依靠優惠政策以及各大高校相關人才培養。

錦州錦恆作爲國內汽車主被動安全領域企業的優秀代表,汽車產品的電氣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正是企業的轉型方向之一,目前在汽車被動安全領域已經站在了市場的前列,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首選供應商之一。

此次錦州錦恆在2018北京車展上帶來的被動安全新品——遠端氣囊,是對傳統汽車安全氣囊理念的全面升級。遠端氣囊設置在車輛座椅內側,氣囊起爆後,支撐在兩個座椅之間,阻礙駕駛員運動趨勢,使頭部的甩動量減小,進而減小了頸部的作用力。

百姓哥覺得只有自己強了,纔有信心和底氣去跟國外行業巨頭叫板,掌握核心科技纔是硬道理。

儘管國內汽車銷售總量增速放緩,但市場對安全氣囊的需求量增速不減。隨着消費者安全意識的提升,單車匹配氣囊的數量在增加,技術也更加先進。“高田事件”的攪局,讓整車廠對主被動安全零部件的採購標準更加嚴苛。

面對外資安全氣囊企業不斷在中國市場加大投資,國內安全氣囊企業的確有很大的壓力。目前,包括錦恆在內的國內主要安全氣囊供應商的產品價格,與外資企業差距縮小。未來必須持續加大技術儲備、試驗設備、製造設備的投入,纔可與外資企業同臺競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