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正是中國鋼筆書法風行、在老百姓口中、耳中如火如荼的輝煌年代,全國大大小小的書法比賽,評選出了一批書寫英傑,時代更易,30多年後,同樣的那批人物,如今都在何方、在從事什麼職業?

“書畫圈”特選出1984年全國首屆青年鋼筆書法競賽中的那十名一等獎得主,來個今昔對比,大抵能得出一些特別的經驗來。

距今整整34年光景,當時的少年,如今早已步入中老年時期,最年輕的——也過了55歲了。

他們是否都還繼續着年輕時的書法夢想呢?

這個現實,大約和我們所想象的有所不同。

那一屆,總共評選出的十位一等獎得主,有學生、有普通職工,身份各異。分別來自陝西,河南,杭州等多個地方!

十人中有兩人,先後連續三次參與了相關大賽,且都獲得了最高獎項,他們是任平、顧仲安。連續三次參與、並獲得最高獎項,兩人的書寫能力毋庸置疑,這也爲他們能長期進行書法方面的創作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任平在杭州大學畢業之後,繼續攻讀博士,之後在大學任教多年。而他獲得三次獎項的時間,是他攻讀研究生時的事兒,這不但影響了他此後的工作生涯,也是他在硬筆書法圈頗有影響力的重要事件。

相對而言,顧仲安是十人中(乃至全國硬筆書法家中)名氣最大的一位。畢竟,他五歲時開始練習毛筆字,家教很好,書作有書卷氣,在青年時期就已小有名氣。而文從沈夢理解,連續數次獲得全國硬筆書法大賽最高獎,無疑推動了他在硬筆書法領域不斷出版字帖、著作的商業行爲,至今他已出版字帖與專著計四十餘種,名利雙收且地位較高的顧仲安,是硬筆書法圈至今不能不被重視的關鍵人物之一。

當年的十位一等獎得主,第三位王正良,浙江大學工業管理工程學系畢業。期間,獲此次鋼筆大賽一等獎。之後多年,他致力於書法機構籌建、書法作品出版、書法活動開展等事業中,在圈子內頗有名氣。

十位得主中有兩位算正根正底的藝術類60後,他們是邱明強、唐超良,得獎時一位23歲,一位24歲。邱明強和王正良一樣,同時書法名家姜東舒得意弟子,多年來堅持書法創作,筆耕不輟,深受龐中華、姜東舒等名家讚譽。

唐超良的資料相對較少,他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在上海過得風生水起。

在十人中間,有兩位,雖然從事事業不同,但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都生活在異國他鄉。這兩位是倪偉林,商偉。

倪偉林生於1957年,書法師承沙孟海、餘任天,篆刻師承韓天衡、錢君陶等,正根正源,書法基礎紮實。

1987年,年僅30歲,他就入選了《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這在現在看來,也是一個突出的成績。但,剛32歲,他就遠離故土,移居海外,從事書畫藝術創作,並被數所高校聘請爲藝術系教授。至今,他已漂泊在外,將近30年了。但他,一直從事中華文化藝術傳播的工作,被媒體稱爲“來自東方的文化使者”!

另一位移居海外的大學教授,名叫商偉。他和其他人士不同的鮮明之處在於,他是一位純業餘的書法愛好者。

他大學畢業於北大中文系,之後去哈佛大學留學,最終獲得語言文化系博士學位。書法自始至終只是他的一個業餘愛好。1984年,他以北大碩士在讀生的身份,先後獲得三項鋼筆書法大賽一等獎,在同學圈裏一鳴驚人。但最終,他並沒有將書法事業繼續。圈子裏沒有他的傳說,卻爲哥倫比亞大學多了一位傑出的文化教授!

1984年的鋼筆書法大賽一等獎,還有三人——楊汝偉、張月朗、李雁春,都是沒有詳細資料的人物,不過,他們當年的書法作品還依稀能找到一些。因爲沒有近年來的近況和採訪資料,就可以料想到他們或默默耕耘在書法天地、或早已經轉行了……

通過1984年十位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得主的人生經歷,可以瞭解:雖然只是當年的一次競賽,卻實實在在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不少人一生以書法爲事業、有一些人卻並未藉此而停步不前。34年間,不少人差別顯著。書法比賽,只是短暫的一段時光。更多的藝術積澱,需要時光歷練,才能展示更豐富的個人書法造詣……

從翩翩少年到白髮老者,改變的,不止是人,還有那份筆下的風度,每個人大約都有不同的體會!看完本文,您會有何感受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