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與漫威的過度營銷

自從2008年《鋼鐵俠》的橫空出世,奄奄一息的漫威也重新走上了正軌,漫威角角也逐漸被更大的用戶全體所接受,馬上要中國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目前的首映場基本上人滿爲患,作爲一個漫威粉,我卻不得不想到了《黑豹》這部電影,票房和市場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在基本劇情和前期過分營銷上面,可以說是槽點滿滿了。

科幻片的膚淺趨向——漫威

很久以前,電影市場就發現了這樣的規律,只要師出有名、只要有亮瞎眼的特效,這部片子肯定就不會差,要是再加上一個或者幾個出名點的演員,基本上確定就是爆款了。今年來用戶的觀影習慣也是如此,其實這也沒啥問題,大家看的開心,製片方賺的開心,皆大歡喜。

但是《黑豹》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就很明顯了,並不特別突出的特效加蹩腳的劇情,讓這部片子給人的感受大打折扣,整體給人的觀感就是:想做成很酷炫的效果,結果什麼都沒做出來。自認爲很誇張的非洲加科幻,在表現力上並沒有那麼誇張,突如其來的搞笑也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整體的製作水平放到現在,似乎也不能隨便忽悠關注了,黑人主演的加入,讓這部片子多了些市場和其他意味。但總體上而言,這部電影有點過分了。

漫威的過度營銷

本來就是在及格線上徘徊的電影,在漫威的一頓猛吹之後,大家的心理落差更大了。

漫威的過度營銷很過分,以《黑豹》爲例,宣傳片了出現的特效鏡頭,結果實際電影裏也就那麼一點(這倒是很真實),在各大平臺的輪番轟炸、各種營銷號的瘋狂轉發,一大批路人被爽快的收割了,過度營銷在短時間內可以帶來更好的收益,但是就長遠來看,過度營銷所帶的觀衆心裏失落與落差,遲早會對這個ip產生負面影響。

電影質量的下降與過度營銷正在慢慢侵蝕着漫威,短時間裏的爆紅也隱藏着更多的危機,例如《頭號玩家》這樣的精彩大作正在興起,願漫威能清醒一下,多點硬核、少點套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