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業編則走的是職稱晉升,俗稱的靠技術喫飯,評職稱就成了其晉升的途徑,要通過不斷的職稱評定考試來提升自己的級別,但同公務員相比,事業單位的真正的“晉升”少之又少,。尤其是要轉爲企業的單位,不是說改革後員工待遇就不好,從整體上而言,國家爲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一般都會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等相關原則,進行各職能轉化。

作爲備受大家歡迎的兩種公職類考試,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備受大家的歡迎。兩者每年的招考都輪番上場,如火如荼。同爲“體制內”生活,但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差別在哪,很多考試的應屆生們雖然走上了考場依然懵懵懂懂。雖然在字面意思上,很多人都知道事業編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而事業單位又爲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社會服務組織。雖然看上去就和公務員有所區別,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兩類人其實有很多都在一個辦公室內辦公,但稱呼的不同,決定了他們截然不同的兩種工作福利和狀態,由此看來,進單位的時候是通過的哪種考試,就顯得尤爲重要。

考試形式不同

公務員基本採用統考的方式,每年都有兩次機會,分爲省考和國考。其中國考難度最大,省考次之,和事業單位相比,公務員的考試時間較爲固定,國考通常爲12月份左右,省考則在3、4月左右。事業單位的考試時間則較爲分散,雖有全省統考,但更多的是各地市採用單獨考試的方式進行,而除了每年的一個固定時間大規模招考外,在不定時的時間內們也會有零零散散的招考。而和公務員的行測和申論不一樣,事業單位考試的題型並不完全固定,但大多數是採用的公共基礎知識,題型較公務員來說相對簡單。

招錄選擇不同

在兩者的職位設置上來看,公務員招錄的職位上更偏重於哲學,經濟,法律類等專業,專業和職位的匹配度並不太相關,而事業單位的職位專業性要求更強,專業劃分較公務員考試更精細,對口性更強。公務員相較於事業單位要求基層服務經驗的更多,對是否是黨員的要求也更爲嚴格。兩者近年來的限制也逐年提升,可以說是門檻越來越高,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無疑是誇張的說法,比較嚴苛的專業條件限制讓很多人都被拒之門外,一般一百人左右爭取一個崗位爲正常競爭比。

晉升方式不同

公務員的晉升方式爲級別晉升。在中國,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爲二十七級,從高到低等級森嚴。而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係,是指公務員的職務對應一定的級別範圍,這種對應並非一一對應,同一個公務員職務可以對應多個級別,具體對應哪一個級別,要根據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歷來確定,因爲,我們常說的公務員“熬資歷”等晉升,也是源自於此。事業編則走的是職稱晉升,俗稱的靠技術喫飯,評職稱就成了其晉升的途徑,要通過不斷的職稱評定考試來提升自己的級別,但同公務員相比,事業單位的真正的“晉升”少之又少,

可以說真正的升職空間幾乎沒有,較公務員更容易碰到職業“天花板”。

自從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佈之後,各地區的事業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當然每個地區的具體情況不同,具體改革內容不完全一樣。

如之前所寫的,根據改革條例,2020年前事業單位編制改革將會整體完成,堅持簡編控編的原則,提高准入門檻。這三類會改爲聘用制。

一、高校教師和公立醫院在編人員

二、承擔行政職能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編人員

三、事業單位體系中工勤崗員工

這三類都僅是改爲聘任制,而之前那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就沒這麼幸運了,這類單位將全部改製爲企業!說白了就是自收自支!

主要是這幾類:

(1)酒店、招待所、療養院、物業管理等物流代理機構;

(2)劇院、會展中心、展覽館、旅行社等經營機構。

(3)以接待工作爲主要任務的各類培訓機構;

(4)各類俱樂部、新聞圖書、出版物等文化財產經營機構;

(5)工程推廣(保養)、產品設計、手工藝品、用品、勞動和環境衛生等機構;

(6)農場、園藝農場、農場和林場。

(7)需要向企業轉移的其他經營管理機構。省級運營服務機構的改造名單由省委確定。

這次改革時間戰線拉的長,涉及的改革人員也很多,國家儘可能的照顧到每類單位的工作人員。尤其是要轉爲企業的單位,不是說改革後員工待遇就不好,從整體上而言,國家爲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一般都會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等相關原則,進行各職能轉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