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

當政府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時,一個結果是通貨膨脹,另一個結果是短期內失業率降低。這就體現了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短期權衡取捨。決策者在運用各種政策工具是可以利用這種短期權衡取捨關係,決策者可以通過改變政府支出量,稅收量和發行的貨幣量來影響對物品和勞務的總需求。需求的變動反過來又影響經濟短期中所經歷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的組合。

短期內物價上漲,企業主會僱傭更多的工人來提高生產力,獲得更多的收益;如果物價持續上漲,工人工資增加,企業生產的成本增加,當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的時候,就會解僱大批量的工人,以求得收益。隨着通貨膨脹的發展失業率也就越來越高。

結合原理九分析:

1945年6月通貨膨脹率是302%,當時買100斤糧食就要二十幾萬,一個燒餅都要二三百。經濟近乎崩潰,企業成本越來越高,只是停工停產,失業率飆升。

解說經濟學原理十:通貨膨脹和失業的權衡取捨

解說經濟學原理十:通貨膨脹和失業的權衡取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