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小宏一臉誠懇的表情,老師說:“老師相信你是一個說話算數的孩子,老師今天多借你幾分,借你6分。便面上看是小宏爲了“還”分數給老師,所以努力學習,實際上是老師的信任,激發了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她會更出色

初三的時候我和母親有過一次非常激烈的爭吵。暑假我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和家裏隔了一個省份,開學的時候,我想要自己獨自乘火車回家,母親要我跟一個同鄉的大人一起回。

於是,我們爲怎麼回家產生了分歧,我記得我當時堅持的理由是看到的一篇文章,一個叫烏塔的12歲女孩,獨自一人遊覽歐洲,我15歲了,爲什麼還不能一個人回家?

那次爭吵拉開了我整個青春期裏反抗父母的控制的鬥爭。

有次看到一條新聞,講上海一位家長給孩子佩戴電話手錶,可以隨時遠程監聽孩子上課。當時我突然明白了,這位家長和我母親當年一樣,對孩子的擔心、控制,其實源於害怕,害怕使她們不敢信任孩子。

不相信孩子能好好上課,不相信孩子會好好做作業,不相信孩子可以管理好自己……可不信任就像一個魔咒,你越是不信任,孩子就越是做不好。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嘗試着到廚房去幫媽媽洗碗,媽媽卻說:“快放下,別把碗給打碎了!”帶孩子去親戚家拜年,出發前要囑咐孩子:“等下你就說這兩句話拜年,不會說的不要亂說。”諸如此類的情況在生活中經常發生。

父母可能認爲自己是在保護或者爲孩子多分擔生活的責任,但是卻影響了孩子自我價值感的確認。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能做這個,我不行”。父母表面上是爲自己的孩子考慮,實際上卻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得不償失。

如果相信孩子,讓她自己做選擇和決定,也許孩子會做得更出色。

老師,你可以借我1分嗎?

下午放學後,教室裏的學生陸陸續續差不多走完了,老師抱起作業本回到辦公室批改作業。老師批改作業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一大疊的作業本就批改完一半了,突然她眼睛的餘光看到門口有個小身影,好像是自己的學生。

老師打開門,發現是小宏,她很奇怪:“小宏你怎麼還沒回家?是有什麼事情嗎?”

小宏說:“我不敢回去,我今天考試沒及格,回去可慘了。”老師問:“爲什麼呢?”

小宏拿出考試卷說:“我爸說,要是考試不及格就不讓我喫飯,我這次考試只得了59分。”老師鄒起眉頭:“那可怎麼辦呢?”

小宏突然說:“老師,您能借我1分嗎?下次考試我還給你。”小宏平時在班級裏表現一般,成績並不突出,聽小宏說了“借”分數的想法,老師心裏有些喫驚,不過她沒有馬上拒絕小宏的請求,而是問:“你確定今天借了分數會還我嗎?”

小宏認真地說:“我保證一定還你!”看着小宏一臉誠懇的表情,老師說:“老師相信你是一個說話算數的孩子,老師今天多借你幾分,借你6分!”老師大筆一揮,幫小宏的試卷改成了65分。小宏拿着試卷歡天喜地地回去了,避免了一次責罰。

老師願意“借分”給自己,讓小宏覺得這位老師特別親。從第二天起,小宏上課表現非常積極,不懂就問,認真完成作業,成績很快就有了很大提升。

這個故事讓我感觸頗多,老師“借給”孩子分數,竟然讓孩子有這麼大的改變。便面上看是小宏爲了“還”分數給老師,所以努力學習,實際上是老師的信任,激發了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追求信任,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

孩子生活在接觸最多的人是父母,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和支持。可是要讓父母都做到信任孩子太難了,因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爲人父母的,實在有太多擔心和害怕了。

小的時候怕孩子喫不好影響身體的發育;大一點怕孩子亂跑、亂跳摔傷出危險;孩子上學了,擔心孩子學習不好,成績不如別的孩子;青春期了,擔心孩子早戀、擔心孩子上網、擔心孩子厭學……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我們相信,父母所有的擔心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可是更好的愛,難道不是對孩子的信任嗎?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羅森塔爾效應”產生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次有名的實驗中: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測試”完後,他們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他們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爲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爲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他們相信名單上的學生是能力出衆的、有潛力的。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信任,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爲傳染給了他們,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當然,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期待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因爲他們受到了權威者的影響,堅信這部分學生就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哪怕有些學生暫時落後。也正因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難以隱藏對這些學生的信任和期待,這也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

父母的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肯定。人生來就帶着很多美好的品質,比如純潔、善良、誠實、友愛、勤奮等。如果他們被相信是擁有這些美好品質的,並且得到肯定和鼓勵,那麼他們會將這些美好品質充分發揮出來,真正成爲一個擁有諸多美好品質的人。

小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叫《珍珠鳥》,作者講了自己和珍珠鳥的故事。珍珠鳥本來是一種膽小的鳥,但是因爲對作者產生了信任,與作者之間有許多有趣的互動,比如它會在作者寫文章的時候跑到稿紙上來,啄作者的筆尖,趴在作者肩上睡覺。作者最後說:“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育孩子不也是這樣嗎?信任孩子,就像相信只要給予一顆樹的種子充足的陽光與光照,就一定會長出樹幹,開出美麗的花來。

☞叫你生二胎!叫你生二胎!哈哈哈哈哈笑着笑着就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