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花石纲,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水浒传》中的杨志,因押送花石纲的船翻了,东躲西藏,后有了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等故事;

青面兽 杨志

那么花石纲到底是个什么?

首先“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花石纲”是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

花石纲是怎么由来和兴起的呢?

这个物流组织诞生于宋徽宗时期,徽宗应该都比较熟悉,北宋的倒数第二代皇帝,而他退位之后的第二年,北宋灭亡,徽宗及其子钦宗被做俘虏,押往金国。徽宗在位25年,北宋基本上算是在他手中亡国。

在徽宗的统治时期,北宋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农民起义不绝如缕,而徽宗又是个花石爱好者,对草木花石有收藏癖,奸臣为讨好徽宗,朝廷在苏州设立专门采石的“苏杭应奉局”,花石纲随即而生。

宋徽宗《祥龙石图》

苏杭应奉局的头头叫朱缅,朱缅与当时的蔡京、童贯等六人被百姓成为“六贼”;

朱缅为运送花石纲,手段之恶劣,对百姓迫害之残酷,引人发指。朱缅带领“搜索队”在民间强取豪夺,大肆搜罗各类奇花异木和珍石瑞峰。不管是在宅院还是在墓地,凡被发现入选的,先贴上特有的黄纸封条,指令主人不得怠慢并负责悉心养护。即使有地位的乡绅和官宦之家,也不能幸免。过后派人不出分文运走。对于体量颇大的树木或湖石,竟然拆墙毁屋。宅主稍有反抗,即以对皇上“大不敬”治罪。如此,造成民间倾家荡产、卖儿卖女的悲剧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朱缅还勒令石工在太湖沿岸,大肆开采原生态的太湖石。不管是在深渊水域,还是在悬崖峭壁,都在所不惜。凡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指为御前之物,使防视之,防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撤屋抉墙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惟恐芟夷之不速。

运送这些花石也给东南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说,宣和年间,朱缅找到一块太湖石,那石长四丈有余,宽二丈,陆运无法运输,只好走水路。为此劳役有好几千人。所经之处,不惜拆除水闸、桥梁。运到京城后,赵佶将这块石头命名为“神运昭功石”,一笑了之。

花石纲使百姓苦不堪言,成为北宋末年方腊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北宋的统治愈加动荡,徽宗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终将北宋王朝推向了悬崖。

徽宗被俘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