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首富劉寶,以“州郡都會之處皆立一宅,各養馬十匹。至於鹽粟貴賤,市價高下,所在一例”的方式發展生意。他這種創造性的點子,建立了遍佈全國、爲己所用的連鎖商號。

商號的總部設在經濟與文化最爲發達的首都洛陽。同時,他對遍佈各地的商號進行系統化管理。鹽、米等商品均採取“統一商號,統一價格”的方式銷售。他以整體規範的形象經商,在全國樹立起信譽,並利用各地均有商號的便利,廣泛採集不同的商品。

劉寶的商業王國非常龐大,各州、郡的鬧市區都有他的宅院,每個宅院飼養有十匹馬。只要是車船可通行,能找尋到人煙的地方,都有劉寶旗下商販活動的痕跡。如此用心經營,劉寶獲得了難以評估的財富。據說,他的財產“產匹銅山,家藏金穴。宅宇逾制,樓觀出雲,車馬服飾擬於王者”。

不管劉寶的財富之名是否屬實,但他創建的連鎖商業網絡形式,在當今社會的商場中也在使用。作爲北魏時期的古人,劉寶這位大富豪真可謂腦子活泛。

廣告的作用被當時的商人們重視並使用。雖然不能如現今一般,通過網絡、電視等媒介打廣告,可但凡能使上的廣告手段,這一時期的商人們都在使用。他們明白,要想生意好,就得擴大商品知名度,打動顧客佔領市場。

在《洛陽伽藍記》裏,記載了一則棺木商人編造鬼話欺騙顧客的故事。洛陽大市北有個叫奉終裏的棺材市場,這個集製造與經營於一體的棺材綜合市場裏,柏木製造的棺材很難賣。這可怎麼辦?賣棺材的商人動起了腦筋。

圖1:《洛陽伽藍記》

商人賺錢的老套路:看魏晉時期商人是如何打廣告、欺詐消費者與吸引消費者眼球的

商人們編造了一則玄乎的故事,在洛陽城中廣爲流傳。說是有個已去世十二年的人名叫崔涵,他被一個僧人挖出死而復生後,帶來一個來自“地下世界”的祕密。崔涵說他在“地下”看見,使用柏木棺的死人可免受刑罰。於是“作柏木棺,勿以桑木爲欀”的宣傳口號,在廣泛傳播中被人們信以爲真。至此,人們紛紛選擇柏木棺,不再選擇桑木棺,使得柏木棺的銷量大增,價格越發昂貴。洛陽各地“柏木踊貴”,人們瘋狂地搶購柏木棺。

這則所謂來自“地下”的祕密,不過是商人們的促銷手段。可是人們卻信以爲真,紛紛響應,可見廣告輿論的影響力多麼大!其實,這是一種“口頭廣告”,商人們抓住了顧客關心的事情,採用“心理戰術”使滯銷貨成爲暢銷貨,銷售成績喜人。

抓住人際傳播的龐大效力,是“口頭廣告”的作戰法寶。商品信息在熟悉、親近的人之間傳播,極具信賴感。商人們認識到,光靠商品質量沒用,“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一套戰術還是有點不靠譜。宣傳必須得跟上。

討價還價,漫天要價,對商人們來說是常用法子。有時商品沒有明碼標價,商品將獲得什麼價格,得益於商人們的眼光與口才。那些未標明價格的商品,通常是隨行就市。因此商人是否識貨,是否能準確判斷出商品的價值,十分重要。不過商人們的經營眼光十分厲害,幾乎不會出現估錯的事情。

圖2:《晉書》

商人賺錢的老套路:看魏晉時期商人是如何打廣告、欺詐消費者與吸引消費者眼球的

那厲害的經營眼光,還用於甄別顧客買貨的深淺水平。據《晉書·謝安傳》記載,商人會通過甄別顧客的身份而操縱商品的價格。本來在市場中,商人漫天要價,顧客討價還價,是屢見不鮮的事情。可是,被商人看出“道行淺”的顧客,通常只有被商人玩弄欺瞞的份。

圖3:謝安

商人賺錢的老套路:看魏晉時期商人是如何打廣告、欺詐消費者與吸引消費者眼球的

“安少有盛名,時多愛慕。鄉人有罷中宿縣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答曰:‘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倍”。從此記載可看出,當商人們看出顧客是官僚和讀書人時,往往毫不留情地狠宰一筆。前者,商人認爲來錢容易,不計較錢。後者,商人認爲不懂行情,很好欺瞞。逛市場喫暗虧,估計是讀書人常有的事,這也可算作成長的代價。而當時那些被宰的官僚,姑且視爲“宰官濟商”吧。

美女效應,被這一時期酒肆的經營者所慣用。他們把美女作爲酒肆的招牌,靠女色吸引顧客接踵而至。這種低俗的攬客手段,可看出酒肆商人利慾薰心的嘴臉。

一言:《歷史的風尚·魏晉南北朝》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