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許正如差評公司所說的:“支付寶、微信、淘寶等平臺,也都曾淪爲黑灰產洗錢工具,曾經也都流水比較大,這或許是一個平臺必經的一步,但他們都付起了相應的責任,我們希望拼多多也能做出同樣的事情。按照拼多多回應的說法:涉嫌博彩洗錢類違法交易主要希望突破的是支付通道,所以會在目前所有電商平臺“布碼”,希望混跡正常交易之中。

日前,自媒體“差評”發佈名爲《拼多多店鋪淪爲博彩網站洗錢平臺,單店日洗錢50萬!》的文章,直指拼多多涉嫌博彩洗錢類違法交易。對此,拼多多方面相關負責人對外界回應稱此爲虛假不實文章,對拼多多公司造成極大商譽損失,拼多多將對該機構發起法律訴訟,索賠1000萬元人民幣,並承諾訴訟所得將全部捐給打擊禁限售和網絡灰黑產的公益事業。

拼多多“差評”公開互撕 封堵洗錢通道如何纔能有效?

然而,雙方的戰爭爲了什麼——搞死對方?獲得賠償?維護商譽?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共同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堵住洗錢通道,打擊賭博違法犯罪。而這不是靠雙方的訴訟能夠實現的。

“差評” 給出的差評

此外,從博彩端口跳轉到拼多多界面時,顯示不是直接支付,而是代付,這一操作被質疑爲:將賭客的最終充值款項流入拼多多店家,成爲了合理、合法的店鋪流水收入,可能涉嫌“洗錢”。

文章發出後反響強烈,拼多多方面強硬回應,“此爲徹頭徹尾的虛假不實文章,對拼多多造成了極大聲譽損失,已提起法律訴訟,索賠1000萬。”

得知即將被起訴,“差評”回應說:“我們自己完整地驗證了支付環節,證明了賭博平臺可以通過拼多多成功充值賭資,賭資充值實時到賬,可以立即參賭,負責驗證的編輯甚至還充錢玩了兩把鬥地主,還輸了……”“發現事情了你們就抓緊時間加大力度監管抓壞人就行了啊,起訴我們幹嘛啊?”

“差評”是自媒體大V號,此前也曾尖銳地點名批評過很多企業。此次針對拼多多涉嫌淪爲博彩網站洗錢平臺的文章,很多人認爲”“爆出了猛料”;但也有人認爲,“差評”爲了賺取流量,誇大其詞,甚至有誹謗的嫌疑。

那麼,“差評”是否侵犯了拼多多的商譽呢?爲此,記者諮詢了專業的法律人士,得到的答覆是:

首先,構成商業詆譭的關鍵在於其是否實施了捏造、散佈虛僞事實的行爲,從而損害了對方公司的商業信譽。

其次,在賠款數額方面,則需要看拼多多對於自身的舉證能力,如果無法舉證差評公司的文章對拼多多公司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拼多多想要證明自己的損失就比較困難,那麼索賠1000萬的主張也不會得到支持。

無法根治的行業病?

拼多多並不是第一家發生此類事件的平臺,京東、天貓此前都有過類似事件。

由於賭博商戶無法直接接入支付渠道,便嘗試通過一些電商平臺進行“洗白”。具體做法是,不法商戶用虛假資料在電商平臺開設店鋪,通過虛擬商品來完成賭資交易。

其實,拼多多自身沒有支付通道,而是依靠第三方支付的。按照拼多多回應的說法:涉嫌博彩洗錢類違法交易主要希望突破的是支付通道,所以會在目前所有電商平臺“布碼”,希望混跡正常交易之中。而對於所有電商平臺來說,判斷難點在於需將其從正常電商交易中進行剝離甄別,主要甄別依據來自於支付機構的風控數據。

拼多多“差評”公開互撕 封堵洗錢通道如何纔能有效?

5月30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就此次事件發表官方回應,在出現疑似“洗錢”交易時,兩家公司都會將異常的交易信息反饋給拼多多,以供其判斷是否攔截。

支付寶方面表示,支付寶的風控分爲兩個類型,一種是面對全量交易的風控,而對於拼多多這樣的平臺客戶來說,還有專門的安全服務產品RiskGo風控體系爲其提供支持。

微信支付的回應則是,微信支付利用大數據風控能力,對支付交易已建立常態化的離線及實時監控體系,每日都會對風控認爲可疑交易的訂單做交易攔截。

支付寶還強調,對網絡賭博一向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拒絕與任何涉賭商戶合作,並不斷引入新技術加強打擊力度。一旦覈實商戶涉賭,支付寶將採取清退、拉黑、報警等措施。

實際上,作爲電商平臺,拼多多與商家有直接的接觸,也更有機會辨別商家的行爲是否合法合規。識別商戶資料以及商品的真實性、合法性是電商平臺的基本責任。

兩大支付機構都稱已經將可疑交易數據反饋給拼多多,而拼多多也稱“只要收到微信支付或支付寶發來的所有風控可疑類交易提示,拼多多平臺均會在第一時間凍結店鋪、下架商品並且向有關部門報送相關線索。”

然而,無論“差評”是否有誇大成分,洗錢的事情在拼多多的店鋪顯然還是存在的,總要有人承擔起這個責任?

是否淪爲洗錢平臺?拼多多需要自證清白

資深法務人士王律師指出,面對質疑,拼多多更需自證清白。

按照“差評”提供的資料顯示,資金的入口是從賭博資金賬戶跳轉到拼多多頁面進行支付的,對於這一點,拼多多公司是否知情很重要。

首先,洗錢罪屬於刑事犯罪,拼多多是否犯罪,需要公安機關介入調查之後纔可定論。如果拼多多公司存在採取提供資金帳戶的方法,掩飾、隱瞞違法所得及其產生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行爲,那麼拼多多公司構成犯罪。如果拼多多涉嫌洗錢犯罪,在法律層面屬於刑事犯罪,拼多多不得自證無罪,反而需要公安法院來舉證證明拼多多是否有罪。

但是,僅從差評公司單方發文,並不能在法律層面爲事情定性。

洗錢罪的構成要件是“明知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拼多多有沒有“明知”,是否屬於主觀上的明知、故意、縱容犯罪等,需要相關方進行調查後纔可定論。

其次,如果拼多多在店鋪審覈上沒有依法進行相關審覈導致產生洗錢問題,應該受到行政處罰,但不必然會被認定拼多多公司洗錢或參與洗錢。因爲,不排除存在有人利用拼多多店鋪洗錢的可能性;拼多多平臺註冊店鋪洗錢不等於拼多多平臺公司在洗錢,這個是兩個主體的行爲,不可混爲一談,註冊平臺只有監督的作用。

拼多多“差評”公開互撕 封堵洗錢通道如何纔能有效?

作爲普通民衆如果發現有人有洗錢行爲或有參與洗錢的行爲,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如果差評公司認爲拼多多公司用賭資進行業績造假,可以去相關部門投訴,在有確實的造假依據的情況下,等待相關部門的調查結果纔可定論。

也許正如差評公司所說的:“支付寶、微信、淘寶等平臺,也都曾淪爲黑灰產洗錢工具,曾經也都流水比較大,這或許是一個平臺必經的一步,但他們都付起了相應的責任,我們希望拼多多也能做出同樣的事情。”

無論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如何往下一步進展,“差評”在回應拼多多時說的一句話還是很令人深思的:“我們做媒體的,並不是想搞死支付寶,搞死微信,搞死拼多多,我們希望的是搞死那些讓普通老百姓傾家蕩產的博彩公司。希望拼多多的目的也不是搞死我們,而是願意跟我們一起去搞死這些黑產。”(發現網記者羅雪峯 王一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