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离骚》,今天就来说说它的作者屈原。

说屈原,得先搞清楚当时是个什么时代。

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日渐衰落,诸侯国相互争霸,楚国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七雄并峙,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就在这个风云动荡、英雄辈出的时期,屈原诞生于楚国秭归屈家。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可以说是显贵世家。屈原名平,字原(《离骚》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是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

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初显才华。

公元前320年,屈原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

公元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左丞相,相当于美国国务卿)。这一年,屈原刚20岁,真是升迁得比火箭还快。

这时候的屈原,英姿勃发、干劲十足,颇受楚怀王喜爱和信任。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屈原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怀王当时曾争到合纵之长,也想有一番作为,因而支持屈原变法。

可是,楚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其中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心怀嫉妒,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就想抢稿子看,屈原不给,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都知道。所以每当有好的法令推出,屈原都炫耀自己的功劳,说这些只有他才能想到做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在公元前314年,屈原左徒被罢,转任三闾大夫(管理王室的职位,相当于清朝宗人府宗正)。

公元前313年,三闾大夫的位子还没坐热,屈原就被流放了。就在这一年,屈原“联齐抗秦”的策略也遭到了打击。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

公元前312年,楚国发兵反击秦国,还是没打赢。万般无奈下,楚怀王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缔结齐楚两国新的联盟。在屈原出使,为楚国擦屁股的同时,楚怀王又赶着做了几件蠢事:舍弃秦王给的一半汉中,要了张仪这个人。但张仪来了楚国后不杀又不囚,让张仪在楚国上串下联,买通了楚大夫靳尚,说动了宠妃郑袖。结果等屈原回国后张仪已被释放回秦。楚国人也没杀土地也没得到,两头落空。

屈原在担任三闾大夫的时候,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

但是屈原辛勤培育的一批人,还是要为了各自的宗族服务。由于屈原的政治主张深深地影响了旧贵族阶层的利益,这些后备人才启用后,变成了反对变法的敌对力量,这让屈原感到极大的苦痛。

背叛、诽谤、不被理解等等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再次被流放,屈原在愤懑写下了千古名篇《离骚》。

在诗篇中,屈原以远古的尧、舜贤君的“耿介”、“既遵道而得路”与桀、纣暴君的“猖披”、“夫唯捷径以窘步”相对照,用以劝谏楚王要走正确的治国之路。又以“恐年岁之不吾与”和“惟夫党人之偷乐兮”,使自己的热心为国与小人的苟且偷安形成鲜明对比。

只是可惜,楚怀王又要作死了,听不到他的泣血呼吁了——公元前299年,秦昭王以与楚通婚的名义,邀请楚怀王相会。屈原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但怀王宠信的儿子子兰,则以“奈何绝秦欢!”(怎么可以拒绝秦国的好意呢)的理由说动了怀王。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最后死于秦国。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

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屈原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此时,他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公元前278年,秦军白起攻下了楚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地逃难。在此无可奈何之际,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决定用最激烈的手段来证明他忠贞爱国的情怀,警醒楚王,唤起楚国民众。农历五月初五,历史上越国名将伍子胥被吴王投尸钱塘江的同一天,屈原写下绝笔《怀沙》,怀抱大石,纵身投入汨罗江,以其诗歌一样悲壮的风格结束了自己奇瑰壮丽的一生。

现在,百度百科上对屈原的评价是: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