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是我們意識到我們在某些方面跟孩子有着同樣的需要:我們需要有時候能夠像孩子一樣無所顧忌的開懷大笑,我們在我們信任的人面前充滿安全感的撒嬌,當我們遇到危險時需要像在媽媽懷裏一樣有被保護的感覺,我們需要帶着自己的好奇和無知的心情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各種可能,我們在某些時候也需要像孩子對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完全敞開心扉。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孩子。

住在我們心中的那個孩子,她/他是否還安然無恙?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孩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你的童年經歷會對你成年以後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所有你童年時期所有被阻礙了的需求,都會讓你在某種程度上留在那個階段無法繼續成長。比如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如果你在口脣期(oral stage)的時候沒有充分的發展,你就會停留在對於口腔產生的刺激上,作爲成年的你就可能通過抽菸等方式來滿足自己。

其實從發展心理學裏的觀點來看,我們並不是成爲“成年人”之後,就會拋棄所有之前“幼稚”的自己。當然我們逐漸明白,很多自己孩子時期的行爲是很任性或者說“孩子氣”的。比如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在公共場合嚎啕大哭,我們學會不爲了得不到的東西耿耿於懷而在地上撒潑打滾,我們明白現在看電視不寫作業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我們知道有些時候現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是爲了我們之後可以做自己喜歡的……

但我們在每一步發展過程當中,那個時期的我們仍舊住在我們心裏。所以現在住在你的身體裏的,不僅僅是2015年6月2號的你,而是你2歲,5歲,10歲,15歲,20歲,25歲和直到現在的此刻的你,它們並存着,只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

所以此刻正在閱讀的你,你不只是一個成熟、有責任感、耐心、懂禮貌、有公民意識並且孝敬父母的成年人。你同樣也是那個好奇的看着毛毛蟲弓着身子往前爬的寶寶,是那個迫不及待的去遊樂園玩耍的小朋友,是那個時常想着要逃課去打遊戲的少年,是那個看到自己喜歡的人怦然心動到面紅耳赤的懵懂少女,也是那個在喜歡作詩喜歡繪畫喜歡有事沒事兒拿着吉他彈兩首曲子的文藝青年。

擁抱你心中的孩子,而不是壓抑它

可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慢慢開始遠離我們內心的那個孩子。我們開始不容許自己脆弱或者無助,不容許自己撒嬌或者任性,甚至我們會把任何的孩子氣看做是幼稚的象徵。可是當我們開始否定心中的孩子時,我們內心的那份“成熟”同時也得不到充分的發展。這話聽起來很矛盾是不是?

其實我們身上的不同面(孩子的一面或者是智者的一面)就跟我們體驗到的不同的情緒是一樣的,它們都是我們的一部分。當你否認或者壓抑着一面時,另一面同樣同樣也被抑制住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你覺得傷心、憤怒或者後悔這樣的情緒都讓你無法忍受,於是不管多麼難過、生氣或者悔恨,你都儘可能的壓抑自己的情緒。

結果會怎麼樣呢?也許你的確能暫時成功的把這些你不想要的情緒壓抑住了,但同時你會發現自己也體驗不到快樂、喜悅和愛了。因爲我們的情緒走的是一個神經路線,當你壓抑到了消極情緒,對應的你的積極情緒也就受到了抑制。同樣,如果你壓抑着自己孩子的、不成熟的一面,你也無法把自己最成熟的一面發展出來。

所以如何纔是不壓抑孩子一面的自己呢?

我想起了原來我在參加曼陀羅繪畫治療小組的時候,一位學姐畫的一幅曼陀羅。那天老師讓我們畫一幅來代表最本真的自己,這位學姐畫了一個跳着舞的小姑娘。老師問她:你現在想對這個小姑娘說什麼?學姐潸然淚下的答道:我想對她說句對不起!原來這個跳着舞的小姑娘一直被學姐壓抑着,她選擇讀神經科學的博士並不是自己的夢想,而一直以來她的舞蹈夢想都被她深深的掩埋起來,因爲她需要“成熟”,需要符合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

當然我所說的擁抱你內心的孩子,並不是說我們還要孩子一樣任性或者無理取鬧。而是我們意識到我們在某些方面跟孩子有着同樣的需要:我們需要有時候能夠像孩子一樣無所顧忌的開懷大笑,我們在我們信任的人面前充滿安全感的撒嬌,當我們遇到危險時需要像在媽媽懷裏一樣有被保護的感覺,我們需要帶着自己的好奇和無知的心情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各種可能,我們在某些時候也需要像孩子對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人完全敞開心扉。

一個只有“成熟”的一面的人,會是一個很無趣很呆板的人。而真正的長大,是在我們需要我們成熟的時間和地點成熟,需要我們成爲孩子的時候變爲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