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扶貧車間的主要作用是爲了給貧困地區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同時結合當地特色產品做好對外銷售從而提高收入,如果脫離這個實際,那麼車間的設置也就意義不大。然而,在推廣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爲了能夠快速脫貧,過於追求速度而輕質量,急功近利地將扶貧車間“撒花椒”式的在田間地頭“遍地開花”。

據媒體報道,一些地方新建不到兩年的“扶貧車間”,曾經熱鬧一時的生產景象不復存在,設備搬離、人去廠空,只留下廢棄的塑料垃圾和原材料散落一地。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扶貧資金,對扶貧幹部和貧困戶的信心也是一個打擊。

網民認爲,脫貧攻堅工作必須要實打實幹,一切工作都要落實到爲貧困羣衆解決實際問題上,切實防止形式主義。“扶貧車間”作爲曾經一些地方脫貧的重要依託,在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也一度被作爲典型經驗而逐步推廣。然而,在推廣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爲了能夠快速脫貧,過於追求速度而輕質量,急功近利地將扶貧車間“撒花椒”式的在田間地頭“遍地開花”。

網民“瀟柒”認爲,“扶貧車間”在設置前一定要處理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開設車間。扶貧車間的主要作用是爲了給貧困地區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同時結合當地特色產品做好對外銷售從而提高收入,如果脫離這個實際,那麼車間的設置也就意義不大。二是要在車間的運營管理上下功夫,地方政府不能在設置車間之後就任其自生自滅,既要爲勞動力解決就業進行充分研判,還要爲產品銷售出謀劃策,才能夠確保車間能夠自身造血。

有專家表示,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現扶貧車間“遍地開花難結果”的現狀,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形式主義嚴重。一些地方領導幹部在發展扶貧車間的時候,盲目追求數量,不重視質量,或者只是用扶貧補貼來吸引民間資本建“扶貧車間”,這樣的急功近利,遍地開花,是很容易招致失敗的。二是脫離本地實際。一些扶貧車間在項目的立項、評審方面缺乏考慮,不認真分析本地的優勢和特點,不注重發揮本地的長處,技術上缺乏指導,經營管理水平低下。三是缺乏市場調研。

網民“長安”認爲,要充分發揮“扶貧車間”的扶貧功能,首先要端正扶貧態度,不宜盲目跟風,而是要從本地實際出發,發揮本地優勢。其次要堅持以市場爲導向,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不僅要讓產品能生產出來,更要賣得出去。最後要注重對貧困戶的技能培訓,只有通過不斷培訓,讓羣衆的技能技術水平水漲船高,他們才能適應扶貧車間的發展需要。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單純剛 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