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州大劇院×香港演戲家族,彭鎮南執導 鄭國偉編劇 | 原創音樂劇《朝暮有情人》

音樂劇《朝暮有情人》是廣州大劇院聯手香港音樂劇的旗艦劇團之一的演戲家族,聯合制作出品的首次嘗試,融合了兩個城市的文化特色,音樂劇通過講述幾代人的愛情故事讓觀衆瞭解到香港和廣州城市的變遷及發展。

該劇將於5月26日~27日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這部戲講述粵港兩地三代人的愛情故事,七旬的香港婆婆要和廣州花農結婚,恨嫁的孫女卻無法出嫁,從而產生矛盾和衝突,非常貼近當今都市生活。

該劇導演彭鎮南、編劇鄭國偉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這部戲搞笑又窩心,不僅戲劇張力十足,音樂元素也非常豐富,不僅有百老匯曲風和粵曲小調,還會有freestyle。

《朝暮有情人》由多次獲得香港舞臺劇獎的演戲家族藝術總監彭鎮南執導,鄭國偉擔綱編劇,多次和百老匯導演合作的黃旨穎作曲及編曲。導演彭鎮南透露製作一個全新的音樂劇,頗有挑戰性,因而做了很多收集工作,加入了許多廣州特有的文化元素,劇中的兩位男角色就設計成廣州人。

因爲粵港兩地有許多文化相通,比如七旬香港婆婆要跟廣州花農結婚,兩人就是通過粵曲相知相識。彭鎮南透露黃旨穎是在百老匯有工作經驗的音樂人,之前也和演戲家族合作了《愛情漫曼谷》、《仲夏夜之夢》等優秀劇目,本次創作的音樂更爲豐富,不僅能讓觀衆感受到百老匯曲風,還會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粵曲小調。而在彩排過程中劇中的“媽媽”還有一段freestyle嘻哈說唱,“笑果”是十足,對此編劇鄭國偉表示這不是受《中國有嘻哈》的影響,而是劇情的需要,更多的音樂元素也是有趣的話題。

故事大綱

音樂劇《朝暮有情人》講述了一個跨越兩地三代的愛情故事:Flora與男朋友George戀愛多年,期望感情終有一天能開花結果。可惜,剛剛成爲網絡KOL的George,從來沒有想過結婚和組織家庭,二人最後分手收場。Flora的外婆喪偶多年,竟然與一位來自內地的花農彭雄戀愛,還大肆宣佈婚訊,大家一時間都不能完全響應,Flora的母親更是怒火中燒。彭雄的義子彭飛鴻,一直開解鬱鬱寡歡的Flora。三婆孫最終以真誠的對話,接受外婆再婚的決定。“真愛”到底是什麼?Flora一直在追尋真正的答案。

主創團隊

編劇 鄭國偉

作曲 黃旨穎

作詞 唐家穎

導演 彭鎮南

佈景及服裝設計 徐碩朋

燈光設計 劉銘鏗

執行燈光設計 林宛珊

音響設計 劉穎途

製作經理 莫賦斌

舞臺監督 倪嘉偉

助理舞臺監督 陳志偉

行政莫震霖 李採妍

監製 姚潤敏

第三屆“華人春天藝術節”原創音樂劇

《朝暮有情人》

演出時間:

2018年5月26日 19:30

2018年5月27日 14:30

演出地址:天橋藝術中心 中劇場

演出票價:580/380/280/180/99

演出時長:90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類型:音樂劇

購票電話:400-635-3355

購票:http://www.tartscenter.com/item/1717.html

主創藝術人員簡介

藝術總監/導演 彭鎮南

演戲家族藝術總監。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並獲英國倫敦密德薩斯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表演藝術學士及舞臺導演碩士學位。留英期間曾隨法國戲劇大師菲利普?高利耶(Philippe Gaulier)進修演技,及前赴俄羅斯莫斯科藝術學院研習契訶夫戲劇1991年,與一衆熱愛戲劇的演藝同學創立演戲家族,致力推動香港戲劇發展,並憑《錯吻情真》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男配角(悲/ 正劇)”;亦經常參予不同劇團的演出。近年專注導演工作,積極探索具本土特色的音樂劇場,作品善於在細膩動人的感情中演繹宏大主題。重要音樂劇創作《邊城》、《四川好人》及《一屋寶貝》均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整體演出”,近作有《車你好冇》、《戀愛輕飄飄》、《星夢塵緣》、《美麗的一天》及《仲夏夜之夢》等。2008年,獲英國文化協會選爲六十位香港知名英國畢業生之一,表揚其在舞臺界的傑出成就。現爲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客席講師。

編劇 鄭國偉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戲劇藝術碩士課程,主修編劇,在校內曾獲“傑出編劇獎”。2002年香港話劇團主辦“此時此地”香港劇本創作比賽,憑《車你好冇》獲“最佳劇本獎”;於第十二屆香港舞臺劇獎,獲頒發“傑出青年編劇獎”;第十四屆香港舞臺劇獎,憑《不如跳跳舞》奪“最佳男配角”;第十五屆香港舞臺劇獎憑《2月14》獲提名“最佳劇本”;07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傑出青年藝術獎(戲劇)”;12年憑《最後晚餐》分別於第二十一屆香港舞臺劇獎及第四屆香港小劇場獎獲“最佳劇本”及14年第9屆華文戲劇節獲“優秀編劇獎”,更被TimeOut(北京)、《新京報》分別評爲2013年度十大∕六大最佳作品,巡迴足跡遍佈臺灣及新加坡,中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內地九個城市,更將有法文改編版本於法國巴黎演出。

執導作品有Loft Stage《我不要被你記住》、劇場工作室《反面情侶》(第六屆華文戲劇節參節作品)及《隔世幽瞳一留彌》等。

曾編寫劇目有香港話劇團《最後晚餐》、《最後作孽》及《2月14》、香港藝術節《炫舞場》、中英劇團《復仇者傳聞之驚天諜變反擊戰》、演戲家族《車你好冇》、Loft Stage《我不要被你記住》、海燕劇社《最美夏天》及《漫天情雨》等。

電視作品有香港電臺《一念之間2》、《醫護人生》、《女人多自在》、《監警有道》。現任香港專業戲劇同盟幹事、香港演藝進修學院編劇講師、香港公開大學進修學院編劇講師、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編劇講師。

作曲/編曲 黃旨穎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主修作曲,師隨羅永暉、麥偉鑄及曾葉發;2010年在美國紐約大學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完成藝術碩士課程,主修音樂劇寫作。曾在美國著名演奏廳卡奈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發表單簧管獨奏作品《小黃菊》,並由單簧管演奏家方曉佳演奏。及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TSCOL(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證書。

黃氏的獨幕音樂劇Period Piece 曾於Lee Strasberg Institute(New York)上演;長篇音樂劇Jennifer the Unspecial: Time Travel, Love Potions & 8th Grade獲美國佛蒙特州Weston Playhouse提名“最佳新音樂劇”,更於Ronald M. Ruble New Play Festival 中奪得首獎“最出色新音樂劇”。Jennifer the Unspecial於2010-2013年間先後在美國多個州公開演出。除了紐約大學以外,黃氏亦是少數被美國BMI Lehman Engel Musical Theatre Workshop取錄的亞洲作曲學員。在美期間,經常擔任外百老匯兒童劇埸The 52nd Street Project 的作曲及音樂指導,跟不同著名百老匯的導演及演員合作。

黃氏回港後與演戲家族合作,聯同彭鎮南先生及岑偉宗先生改編美國著名戲劇Our Town,寫成粵語音樂劇《美麗的1天》,並憑此劇獲得第23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原創曲詞”。此後黃氏創作了《愛情漫曼谷》、《仲夏夜之夢》、《朝暮有情人》(演戲家族),《貝貝的文字冒險》(普劇場),社區文化大使音樂劇《小熊維維》及《凌戲逼人》(演戲家族),曾爲英華女書院的大型校慶音樂劇《夜鶯》擔任作曲。

作詞 唐家穎

香港出生,自小學習鋼琴,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鋼琴演奏文憑。畢業於紐約大學文理學院,主修數學及經濟;2009年完成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音樂及音樂教育系課程,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受聘於著名音樂人鮑比達的工作室,負責協助音樂製作、歌詞翻譯等工作;其後開始替鮑比達的音樂作品填寫粵語和國語歌詞,成爲其創作夥伴。公開發表作品包括《葉問2》香港地區主題曲《百折不撓》、演戲家族音樂劇場《愛情漫曼谷》、《星夢塵緣》插曲《我倆》、音樂劇《朝暮有情人》、海洋公園海洋劇場主題曲《海之歌》、《葉麗儀45年香港情演唱會》點題作品《Dear Hong Kong》等。先後與陳潔麗、陳潔靈、劉雅麗、JW、葉麗儀等歌手合作,當中替陳潔麗寫的《沿途愛》更獲得資深樂評人兼音樂雜誌總編輯Manfred黃啓聰的高度評價,讚賞其“曲詞編唱配合得細膩動人”。近年主力發展音樂教育事業,於2015年創辦Serpiano Music,積極推動幼兒音樂教育。

何洋 演員

畢業於曼谷哈羅國際學校,2014年取得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學士學位,主修表演。參演之舞臺製作包括:香港話劇團《頂頭錘2017 Live+》、《太平山之疫》,Hong Kong Chorus Society The Sound of Music、Annie(英語演出),演戲家族《仲夏夜之夢》(首演及重演)、《朝暮有情人》等。現爲自由身演員、歌手、配音員及藝術教育者。最近於北京一教育營地(IDEAS啓行)教授英語音樂劇暑期課程。近期音樂作品有電影《失戀日》片尾曲【友達以上】。

廖愛玲 演員

香港戲劇藝術家麥秋先生入室弟子。劇團「捌秋壹」創團及應屆主席。先後參與多個職業及業餘劇團製作,主打前臺演出多年,場次逾千。六年前棄戰商場,全身投入劇場。曾製作香港特別行政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小區文化大使」及「學校文化日」計劃。現爲自由身演員、戲劇導師、「香港短片製作中心」製作經理、網臺文化節目「舞臺娛記」主持。

柯映彤 演員

2014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獲頒藝術(榮譽)學士。曾爲演戲家族駐團實習演員。主要作品:演戲家族《仲夏夜之夢》2.0、演戲家族《愛情漫曼谷》(廣州)、《朝暮有情人》(廣州),INSPIRE Workshop《觸怒你:劇場裏的不可能》、黑目鳥劇團《愛面書網遊仙境Facehome》(內地巡演及首演)等。

劉榮豐 演員

畢業於澳洲 National Institute of Dramatic Art,主修音樂劇。在澳洲曾在《Miss Saigon 西貢小姐》中擔演工程師一角,並參與《Thoroughly Modern Millie》及《Hair》等之演出。回港後參與中英劇團《搶奪芳心喜自由》及《甩底嬌娃》,演戲家族《一屋寶貝音樂廳》、《美麗的1天》及《四川好人》,一鋪清唱《大殉情》、香港藝術節《六月戀人》,法國五月《卡巴萊瘋狂盛宴》,Theatre Noir《動物農莊》,香港音樂劇藝術學院《睡衣遊戲》,香港芭蕾舞團《古典芭蕾冇有怕》系列之《天鵝湖》、《睡美人》和《仙履奇緣》及劇場空間《?》(美國洛杉磯演出)。曾在澳洲、新加坡、上海、香港、倫敦及愛丁堡節演出八出迅即售罄的獨腳音樂劇《When Rick MetMarsha...》、《The 3 Singing Bitches》、《70後》、《My Queer Valentine》、《Men in Love》、《SunRice》、《I know where I’m going...I think》及《How Now Rick Lau》(悉尼歌劇院委約首演)。劉氏之卡巴萊騷廣受劇評人及觀衆歡迎,《澳洲人報》更以“one-man tour de force”形容其演出。劉氏亦爲林憶蓮、倫永亮及草蜢等之世界巡迴演唱會中擔任和音表演。

鍾一鳴 演員

分別畢業於香港理工、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導演系)、香港八和會館粵劇學院。四十多年來參與多個專業和業餘劇團的演出,主要擔當導演及演員的工作,參與話劇包括《雪狼湖》(國語版)、《幸褔太太》、《南海十三郎》、《風之後》、《天后》、《交響名人夢》、《反面情侶2》、《金鎖記》、《窈窕淑女》等。憑自行改編和執導的《砂丘之女》,獲1982年市政局主辦戲劇匯演的優異導演和最佳演出獎。目前爲自由身戲劇工作者、香港演藝學院兼職導師、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香港學校戲劇節評判等。

李灝泓 演員

2015年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藝術(榮譽)學士,主修表演。在學院期間連續兩年獲頒「傑出演員獎」。201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第5屆戲劇藝術人才培育計劃」資助,駐團於劇場工作室實習一年。畢業後曾與各大小劇團合作,近期演出有:劇場工作室《漂流溪澗》、《白日街燈》,演戲家族《仲夏夜之夢》,夢飛行閤家歡劇團《廚神爸爸》,香港話劇團《迂迴曲》、《慾望號雞批》、《太平山之疫》,劇場空間《布拉格1968》及同流《魚躍記》等。

“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是天橋藝術中心2015年開業以來推出的第一個藝術節品牌,致力於關注、支持華人藝術的發展和創新。

第三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更是以“傳統之美,國際閃耀”爲主題,在豐富劇目的同時,也給大家看到更多藝術風格之間的碰撞。藝術節期間,天橋藝術中心將帶來包括崑曲、粵劇、粵語音樂劇、交響音樂會、現代舞等等不同形式的劇目呈現給觀衆,給觀衆帶來開放、多元化的文化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