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縣三河鎮已有2500多年曆史,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穿其間而得名。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爲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勝景,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戲臺、古茶樓和古戰場。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賈雲集之處。

三河鎮具有典型的水鄉古鎮風貌。一色的徽派建築風格,白色的碼頭牆,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深幽的一人巷長滿的青苔,無不透溢濃郁的古風神韻,身臨其境,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三河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是皖中地區少見的晚清徽派建築羣。白色的馬頭牆,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梁檁椽柱雕花彩繪,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額,懸掛於門楣上的八角玲瓏的掛燈,深幽的一人巷長滿的青苔,透溢着濃郁的古風神韻。

走進三河古鎮,踏上三河古街,觸摸太平軍城牆,拜訪英王府,經過望月橋,登上望月閣,尋找古戰場,感受那麼古老的故事……

古鎮內十里長街,深巷幽遠,青石板路光滑圓潤,古街道、古街巷、古橋以及古民宅一起,古街從古碼頭起,沿小南河,向南綿延。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首尾相連,線條方正明晰,經歷千百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石面十分光滑。

有人說人們在城市的高樓大廈裏住得久了,便嚮往山野鄉村,文雅一點的便去那些古老的小鎮,或懷舊,或附庸風雅,也算是人之常情。我也不能免俗,不管到了哪裏總想去那些所謂的古鎮看看。

古鎮,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歷史,供人們集中居住的建築羣。中國歷史悠久,廣闊土地上有着很多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

我打江南走過,沒有騎着蹄聲噠噠的馬兒,那樣尤顯做作,況且馬兒也不甘被束於窄窄小巷之中。駿馬疾騁,煙沙逐尾,纔是它盡顯本色之舉,豪氣沖天,攝魂銷骨。

古鎮文化囊括了悠久的歷史、深厚的積澱、鮮活的表現,是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綜合呈現,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闡釋,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直接見證。

身臨其境,不禁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古街從古碼頭起,沿小南河,向南綿亙兩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首尾相連,線條方正明晰,經歷千百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石面十分光滑,街寬至三米,兩側店房鱗次櫛比,多爲清明時期建築。

只有窄窄的小巷才能真正的演繹擦肩而過,因爲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避閃迎面而來的行人,我想江南多豔遇,大概是因爲這個原因吧。河水兩邊的路道倒是蠻寬敞,行人多而不擁,更是有許多商鋪林立於此,讓人目不暇接。

古老的一人巷,地面是用條石鋪成的,兩邊都是些古老的房子,大多是兩層,暗紅、灰黑,看上去都有了些歷史。

一色的徽派建築風格,白色的碼頭牆,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深幽的一人巷長滿的青苔,無不透溢濃郁的古風神韻,身臨其境,讓人發思古之幽情。走進三河古鎮,踏上三河古街,觸摸太平軍城牆,拜訪英王府,經過望月橋,登上望月閣,尋找古戰場,感受那麼古老的故事。

青石板上,悠悠踱步,碧水潺潺,長篙一起一落,烏篷小船好似一輕盈的妙齡少女,柔情款款的穿過石拱橋,盪漾出疊疊凌波,細細的水聲像是凝滿幽香的吳儂漫語。

如果說北方數衚衕有名,那江南必然是這幽邃的小巷了。窄而不厭,長而不倦,曲折蜿蜒,如少女的細柔的蠻腰,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深巷,像是淘氣的少女有意在和你捉迷藏,讓人心隨步動。

三河水系發達,清澈透明,晶瑩如鏡,俯瞰水面,水中游魚,岸邊垂柳,水地雲頭,歷歷在目。自小南河碼頭乘遊船,順流泛舟,你可一邊品着香茗,一邊悠閒地欣賞錯身而過的兩岸風景,盡情享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光。

三河民俗文化豐富多彩,體現了中國南北文化的交融。

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座古鎮:它也許繁華,但不喧囂;它也許熱鬧,但不嘈雜,古鎮就是這樣,它雖然充滿了油鹽醬醋的塵世生活,但是它卻不世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和、坦誠的。人們可以靜靜地待在那裏,看時光流走,內心保持平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