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美國一直是軍事勝利方。但其武裝部隊也經歷了一些可怕的挫折,這裏有其中八個最糟糕的。

  許多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從未真正遭受了毀滅性的軍事災難。美國大陸從未面臨過重大入侵,政府也從未被對手國家的取代,它的軍隊也沒有經歷過類似於發生在斯大林格勒德國第六軍那樣的大規模崩潰。然而自成立以來,作爲一個國家美國參與到遠近各種外交活動中,也未能倖免于軍事失敗、不幸和屈辱。

  對於這張列表來說,“軍事災難”只能說是定義爲在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中,美國軍方經歷了下列問題:長期任務失敗、無法阻止敵人的行動、指揮和控制結構的崩潰。還包括一個尷尬、一邊倒的或者說意想不到的失敗。下列事件是按時間順序列出的。

  1. 加拿大戰役,1812年

  在當時來看是個不錯的主意,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帶領他的國家參與到對抗英屬加拿大的戰役中。麥迪遜深受共和黨“鷹派”西部和南部邊疆政治的影響,主動挑釁英國的封鎖,其中還有許多人主張吞併一些英屬加拿大領土。有些人認爲入侵是維護美利堅榮譽的唯一途徑。

  1812年10月13日,皇后鎮高地戰役 (約翰·戴維·凱利繪,1896年,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與檔案館)

  戰爭一爆發,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夢很快崩潰。正如歷史學家Jesse Greenspan指出的:

  儘管佔有人口優勢,美國實際上只有12000人正規軍,其中“太多的無能官員,太多未經訓練的新兵,”。。。其他一些因素也在戰爭開始後爆發。首先,英國控制着五大湖,因此能夠更好地控制部隊調動和物資。另外,他們有加拿大人的支助,許多美國人錯誤地認爲加拿大人會歡迎他們這羣解放者,而當地的印第安部落也很擔心美國的擴張主義。“美國是可悲的毫無準備,…“還有,在遙遠的邊疆發動戰爭,後勤補給面臨的挑戰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年,英國已經完全控制了美國東海岸,船隻不斷騷擾和威脅着沿海城市。到1814年,美國政府面臨着內部分裂和外部入侵。拿破崙戰敗後,美國與英國簽署了《根特條約》,要求雙方都放棄領土利益。

  2. 哈普斯渡口之戰,1862年

  就在安提塔姆戰役(待會將談及的另一災難)兩天前,美國內戰中北方聯盟軍隊所受最嚴重的軍事挫折。

  哈普斯渡口

  作爲南方軍,羅伯特·李率領的北維州軍隊意圖佔領雪倫多亞河谷,以保證其補給線和通訊。作爲計劃的一部分,一部分軍隊由托馬斯·斯坦利少將和“石牆”傑克遜指揮,意在攻下此地駐軍。

  這是南方的響亮勝利,這是美國內戰期間最大規模的投降。 哈普斯渡口被認爲是內戰中最大規模的交手,也是傑克遜最複雜和完整戰術的勝利。而如前所述,它還導致了安提塔姆戰役。

  3. 安提塔姆戰役,1862年

  雖然歷史學家認爲這是一場平局,安提塔姆戰役代表着聯盟軍隊在道德上的重要勝利。但是,由於雙方的嚴重失誤,引發了美國內戰以來最嚴重的單日傷亡。更糟的是,這場戰鬥其實是不必要的。

  安蒂特姆之戰黑格斯敦路邊的聯盟戰死者(來源:亞歷山大·加德納(攝影師)/國會圖書館)

  哈普斯渡口後,李將軍佔領了安蒂特姆河溪強大的防守陣地。雖然人數上是87000對50000,李將軍還是設法擊退了麥克萊倫少將的攻擊,直到傑克遜的軍隊到來。

  安蒂特姆之戰是美軍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天。約7800名士兵喪生,另有15500人受傷。美軍後來直到諾曼底登陸再沒有經歷這樣的單日損失,諾曼底之戰有6000名美軍喪生。

  戰鬥結束後,林肯總統宣佈了安蒂特姆河的勝利,但李將軍說麥克萊倫應該努力打完的。事實上,麥克萊倫在這樣做,但他不願意繼續看着可怕的傷亡人數繼續增長。

  李將軍也受到了責備,英國曆史學家J. F. C. Fuller認爲,安蒂特姆河是一個“完全不必要的戰爭”——這迫使李將軍軍隊調動,爲林肯發佈《解放宣言》提供一場“勝利”。

  4. 潘丘維拉遠征

  這一事件在美軍歷史上,與其說是一場災難不如說是一個尷尬,努力捕捉墨西哥革命者潘丘維拉最終沒有什麼結果。更重要的是,不計後果的“懲罰性遠征”最終失控,把美國拖進了與墨西哥的戰爭,而在別的地方更需要軍隊。

  1916年在墨西哥邊境附近,炮兵演習

  兩國關係不佳引起了德意志帝國的注意——更不用說美國毫無防備了。德國利用這一狀況,教唆墨西哥總統貝努斯提阿諾·卡朗薩對抗美國。在臭名昭著的齊默爾曼電報中,德國外交部向墨西哥政府許諾美國領土,以換取墨西哥加入德國陣營美國。將美國部隊牽制在美洲大陸。 結果適得其反,這使美國輿論頓時轉向美國應該參戰,加入同盟國。

  5. 巴丹半島戰役, 1941年-1942年

  珍珠港事件後不久,日本皇軍開向菲律賓主要島嶼——呂宋島附近,這是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的軍隊駐紮之地。緊接着在島上發生了巴丹半島之戰,經過數週的激烈戰鬥,羅斯福總統命令麥克阿瑟離開澳大利亞。3月12日,麥克阿瑟帶着家人和下屬離開了。負責斷後的是少將喬納森·溫賴特,他意識到情況無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軍隊一直打到了5月5日。剩下的13000人的部隊被迫投降——美軍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surrender-setting了美國軍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Baatan死亡行軍。這次戰役最終嚴重削弱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

  美國軍隊在Baatan早期死亡行軍 (Kings Academy)

  130000名美國駐菲律賓軍隊中,大約10000人死亡,20000人受傷,75000人被俘。相比之下,日本只遭受了19000人傷亡。

  6. 凱賽林隘口戰役,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陸軍第一次接觸德國國防軍,敗得乾脆徹底。不過最終這場戰爭也沒有改變二戰的結果,但它也爲美國敲了警鐘。

  美國第一裝甲師中型坦克M3“Lee”,突尼斯Kasserine Pass。(美國陸軍工程兵)

  1943年1月30日戰爭開始,Lloyd Fredenhall將軍率領的剛抵達美國軍隊被隆美爾將軍的21裝甲師在突尼斯無情攻擊,在接下來的幾周情況越來越糟。

  燃燒的美國坦克四處散落,到處都燒焦了,驚慌失措的美國士兵跑向他們的吉普車、卡車和任何其他輪式車輛逃離現場。Fredenhall根本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因爲他更喜歡將他的總部將設在遙遠的後方。戰鬥結束後,他的第二軍團損失了超過6000人,183輛坦克,104輛半履帶戰車,在200抬野戰炮和500輛運輸車。

  電影《巴頓》(1970)的一個場景,展現了凱塞林山口的災難性後果

  歷史學家安東尼·比弗表示更糟的是:“經過野蠻的炮火洗禮,高層的指揮更加混亂。軍隊開始對着自家的飛機攻打,摧毀了39架戰機,而且聯盟空軍目標攻擊錯誤。二月22日,幾架B-17重型轟炸機炮轟了一處英國機場,而不是凱塞林隘口。”

  也無怪英國人總嘲諷說“我們的盟友是有多嫩啊?”作爲安撫,嚴重不給力的Fredenhall被解除了指揮權,被少將喬治·巴頓換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