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歐陽修,三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爲命,在叔叔的關照下,歐陽修22歲連中監元、解元、省元,在最後的殿試時,主考官怕其木秀於林風摧之,便壓了一下,讓其進士及第,未得狀元。

何爲“六一”?歐陽修悠然而幽默地對答:“家有古籍一千卷, 藏書一萬卷, 琴一張, 棋一局, 酒一壺, 老翁一個。”

歐陽修入仕途後,隨着北宋王朝積貧積弱弊病的顯現, 與歐陽修交往頗深的范仲淹呼籲改革, 並將社會問題的歸咎爲腐敗,而歐陽修看得更深刻, 認爲冗官冗員纔是根本問題。最終便是,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 受到打擊, 被貶饒州。歐陽修作爲范仲淹一派也受牽連, 被貶夷陵。後被召回又被貶往滁州。於是《醉翁亭記》便誕生了,並且因“環滁皆山也”的簡練雋永, 也成了散文史上的名句。

人生難免起起落落, 才終爲大用。知天命之年, 歐陽修做了禮部貢舉的主考官, 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他提倡平實文風, 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歐陽修也曾稱讚蘇軾文章寫得好, 說讀着他的信, “不覺汗出”, 感覺自己也該避讓三分。蘇軾未曾辜負期許, 最終成爲繼歐陽修之後的又一位文化巨匠。

當然, 蘇軾僅僅是歐陽修主持科考的一個側影,在那年,朝廷共錄取進士 388 人,其中不僅包括蘇軾、蘇轍、曾鞏等文壇巨匠,還包括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可謂是羣星燦爛。

其實歐陽之所以能錄取如此之多的人才,與其學識、眼光和胸懷是分不開的,他慧眼獨具,古道熱腸,爲人梯,做嫁衣,不遺餘力,一生桃李滿天下,甚至因此的到曾國藩的高度評價,將歐陽修與孔子並列爲“三十二聖賢”。

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這些大人物,也都得到過他的推薦。“唐宋八大家”,除自己外,其餘宋代五人也都是他的門下弟子,在他們還是一介布衣之時,便被他相中,予以提攜,最終名揚天下。對此不得不感嘆一句,真最強伯樂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