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剛剛成爲世界鑽石行業領導者的奧本海默家族(幾年前,在戴比爾斯的倡導下,鑽石業的中央統銷組織建立,行業內的公司能在合作的基礎上規範生產,並統一銷售鑽石),下了一個巨大的賭注:他們要和N. W. Ayer廣告公司一起,利用大衆媒體爲美國消費者重新編制一套關於鑽石戒指的“神話”——鑽戒與愛情永遠相連。1938年,戴比爾斯公司3/4的鑽石銷量,來自於美國的訂婚戒指市場,而購買訂婚戒指的人中,青年又佔到90%以上。

  英諺雲: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但爲什麼是鑽石,而不是其它寶石成了愛情的信物?

  美國成爲鑽石最大的市場

  1938年秋天,戴比爾斯公司董事長歐內斯特•奧本海默差遣兒子哈里從約翰內斯堡趕赴紐約,與N. W. Ayer廣告公司主席傑羅德•勞克會面。彼時,二人面前是一個幾近雕零的世界鑽石市場。

  1764年,第一顆獨粒鑽石被輪船帶到紐約時,新大陸的居民可能不會意識到,200多年後這裏將成爲未來世界鑽石交易中心。

  早期的美國人並不青睞鑽石,直到19世紀50年代,人們對它的態度纔有所改觀(也正是此時,日後成爲知名鑽飾品牌的蒂凡尼在紐約開了第一間珠寶店)。

  其後,隨着美國經濟的騰飛,新富階層對珠寶的消費與日俱增,一戰之後,美國終於從英國頭上搶下了“世界最大鑽石交易市場”的桂冠。

  但經濟大蕭條給了方興未艾的鑽石消費重重一擊。除了經濟不景氣,社會風氣的改變也影響着市場,炫耀賣弄逐漸減少,鑽石銷售舉步維艱,此外還有其它奢侈品來搶市場。

  根據調查,自一戰之後,美國鑽石的銷量下降了50%以上(以克拉計),鑽石的單位價格更是隻及戰前的零頭。

  然而,這還不是悲劇的終章。歐洲的鑽石價格已經崩潰,重建大衆對它的信心,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沒有用鑽戒當做訂婚紀念的風俗;在英國和法國,鑽石更象是貴族專屬珠寶,而非大衆消費品。

1905年的鑽石製造工廠

  更何況,歐洲正逐步滑向戰爭深淵,此刻下大力氣推動鑽石銷售,無異於天方夜譚——這意味着,戴比爾斯和N. W. Ayer公司手中,現在只剩下美國這一張牌了。

  於是,剛剛成爲世界鑽石行業領導者的奧本海默家族(幾年前,在戴比爾斯的倡導下,鑽石業的中央統銷組織建立,行業內的公司能在合作的基礎上規範生產,並統一銷售鑽石),下了一個巨大的賭注:他們要和N. W. Ayer廣告公司一起,利用大衆媒體爲美國消費者重新編制一套關於鑽石戒指的“神話”——鑽戒與愛情永遠相連。

  正是這場肇始於1938年,堪稱廣告業奇蹟的宣傳攻勢,讓“鑽石=愛情”的觀念一步步深入人心,也讓鑽戒成爲全世界通行的求婚信物。

  鑽戒=愛情?

  時隔半個多世紀後回看,這個策劃無疑是成功的。但站在當時的角度,開展“鑽石和愛情等價”的宣傳攻勢,無疑要冒巨大的風險。

  雖然很早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鑽石,並開始加工使用,但是它作爲愛情信物的觀念,卻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久遠。而鑽石在美國人心目中其實也並沒有多麼羅曼蒂克。

  19世紀後半期直到20世紀初,閃亮的鑽石更多被視爲暴發戶的炫耀飾品。比如被稱爲“鑽石吉姆”的大亨布拉迪,經常帶着一身鑽飾去談生意,如果對方表現出合作意向,他經常會隨手摘下一顆鑽石袖釦,轉贈給客戶的夫人。

  但奧本海默和N. W. Ayer廣告公司依然堅定地認爲,“鑽戒=愛情”的概念大有可爲,他們的信心來自於市場調查。

  1938年,戴比爾斯公司3/4的鑽石銷量,來自於美國的訂婚戒指市場,而購買訂婚戒指的人中,青年又佔到90%以上。

  相比注重傳統的長者,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大衆媒體和口碑傳播的影響。於是,傳媒成了突破口,關於鑽石戒指的當代神話,也正式登場了。

1970年戴比爾斯公司刊登在平面雜誌上的廣告

  拿下戴比爾斯全美廣告代理權的N. W. Ayer公司,爲報紙和雜誌提供了大量圖片和報道素材,這些資料的指向只有一個——構築起“鑽石”和“浪漫”之間的聯繫。

  報道中要特別提及名流們爲自己心愛女人購買的鑽石大小,連照片也不遺餘力地捕捉美女手上的戒指,時裝設計師則會在廣播中大談特談未來鑽飾的流行趨勢,他們甚至發明了一種新色彩“鑽石藍”來爲自己的宣傳造勢。

  在N. W. Ayer的廣告戰略中,還有一項特別計劃:高校巡迴講座。廣告商們深刻地意識到,培養消費習慣要從孩子入手,巡迴講座的核心就是訂婚鑽戒。

  成千上萬正值妙齡的少女還沒有走出校門就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鑽石是一份關於愛的禮物,更是一次浪漫求婚儀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品質越高、分量越重的鑽石,代表的愛也越純潔熾烈。

  媒體打造的神話

  在奧本海默家族和N. W. Ayer廣告公司聯手發動的廣告宣傳戰中,有一點令人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他們敏感地抓住了電影這個新興媒介,憑藉着影像對大衆的絕佳暗示效果,迅速將“鑽戒=愛情”的觀念推而廣之,完成了一次對大衆消費心理的完美誘導。

  廣告商找到電影明星,爲他們提供日常佩戴的耀眼珠寶,他們和製片人合作,在電影中引入有關訂婚鑽戒的橋段。從凱瑟琳•赫本到貝蒂•戴維斯,大大小小的鏡頭忠實地記錄下她們與鑽石的“姻緣”。

瑪麗蓮•夢露與鑽石

  大衆心目中,美麗的電影明星無疑是“浪漫”二字最好的代言,銀幕上,英俊的男主角託着鑽戒向她們求婚,銀幕下,她們被各式各樣的鑽石包圍,此情此景怎能不讓觀衆豔羨?

  N. W. Ayer廣告公司的備忘錄中寫道:“哪怕是雜貨鋪老闆的妻子,或者機修工的女兒,看到舞臺和銀幕上的明星,和政治領袖的妻子們佩戴着鑽石時,也會說‘她有的,我也想要’。”

  除了抓住電影明星這個活廣告,增加人們的認知度,戴比爾斯“鑽戒神話”的另一個宣傳重點,是將它們和“皇室”聯繫在一起,用以向大衆強調鑽戒作爲訂婚信物的傳統性和神聖性。

  其實,這種宣傳是有歷史依據的。1477年,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立安送給他的未婚妻,勃艮第公主瑪麗一枚“M”形鑲有扁平鑽石的戒指作爲訂婚信物,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訂婚鑽戒(遺憾的是,瑪麗結婚不到4個月就去世了)。

  1518年,亨利八世的女兒瑪麗公主被許配給法國皇太子,訂婚禮物是一枚鑲鑽金指環。這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小的訂婚戒指,因爲當時瑪麗公主只有兩歲,而法國皇太子還是個嬰兒。

  可問題在於,歐洲王室之間的通婚實在頻繁,而每次婚姻中牽扯到的禮品花樣繁多,不勝枚舉,鑽石戒指並沒有什麼不可動搖的“法定”地位。

  事實上,情況可能恰恰相反,直到18世紀“明亮式切割”發明,纔將鑽石的璀璨光芒全部展現出來,在那之前,鑽石一直都是寶石圈裏的醜小鴨。

  因爲鑽石的硬度驚人,難於加工,而絕大部分天然鑽石又毫無裝飾性可言,其價值、地位和影響力自然很難與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抗衡。

  好在過於古老的歷史並沒有多少人真的在乎,N. W. Ayer公司想出了一份用英國皇室當噱頭的策劃案,把英國鑽石業的發達歸因於“女王夫婦對鑽石的青睞超過其它珠寶”。

  不久之後,伊麗莎白女王前往南非幾處鑽石礦探訪的消息便見諸報端,與其並列的是她接受了一顆來自奧本海默家族禮品鑽石的報道。

  在向女性用戶宣傳“鑽戒意味着愛情”觀念的同時,戴比爾斯並沒有忘記她們身邊的男士——畢竟,男人才是真正付賬的那位。

  廣告商用一系列消費品構築起正處於經濟上升期“成功”男士的經典形象:他是一間名流俱樂部的會員,身穿軟呢質地的服裝,家中的裝修雖然老派,但到處是經過精心保養的木料和皮革……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要爲心愛的人奉上一枚又大又亮的鑽石戒指。

  N. W. Ayer公司的宣傳戰略起到了奇效。從1938年到1941年,戴比爾斯的鑽石銷量上漲55%。

  到了上世紀50年代,N. W. Ayer公司以“贈送鑽戒是訂婚傳統”爲核心的大衆消費心理誘導,已經取得了讓人驚歎的成功:“(自1939開展宣傳攻勢後)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步入婚齡,他們中的每個人都確信,鑽石戒指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些暫時無力負擔鑽戒開銷的人,會選擇推遲購買,而不會取消這項計劃。”

  戴比爾斯在美國的成功宣傳,最終也影響了世界潮流。在歐洲、南美甚至中國,用一顆閃亮礦物作爲愛的標記,已經成爲全世界共同認可的“傳統”。

 

微信掃碼關注

每日推送新鮮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