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份文件包含了北京市今年90個工作要點,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14項,支持推動雄安新區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19項,推動生態、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36項,深化協同發展改革創新16項,進一步完善推進協同發展工作機制5項。北京市發佈的工作重點提出,要逐步推動副中心交通、產業等部分經濟功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向北三縣延伸佈局,支持北三縣打造優質三級醫院,幫助提升北三縣和周邊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和城市管理軟實力。

北京市發佈的工作重點提出,要逐步推動副中心交通、產業等部分經濟功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向北三縣延伸佈局,支持北三縣打造優質三級醫院,幫助提升北三縣和周邊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和城市管理軟實力。

文 | 宋興國

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從“硬件”走向“軟件”,從“淺水區”步入“深水區”。

6月3日,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獲悉,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會同各相關單位研究制定的《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9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印發實施。

這份文件包含了北京市今年90個工作要點,其中疏解非首都功能14項,支持推動雄安新區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19項,推動生態、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36項,深化協同發展改革創新16項,進一步完善推進協同發展工作機制5項。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協同合作進一步加深,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行政壁壘進一步打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縱深挺近”正在加速。

三地工作要點交集不少

據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協同綜合處處長周浩介紹,國家協同辦確定的年度工作要點中,涉及北京的66項任務、天津的53項任務、河北的71項任務,都已全部納入三地各自工作要點推動落實。

周浩表示,北京今年90項工作要點中,涉及天津的31項、河北的50項,已分別納入津冀的工作要點和日常工作。天津今年130項工作要點中涉及北京的45項,以及河北今年84項工作要點中涉及北京的45項,也都已吸納到北京工作要點和日常工作。

其中,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上,北京安排重點工作14項。具體包括繼續嚴格執行2018年版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調整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309家,疏解提升市場50個、物流中心16個;繼續推進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北京口腔醫院遷建等項目建設。

李國平表示,過去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在疏解功能領域,主要以一般製造業轉移爲主,是北京生產功能向周邊地區的轉移,而隨着相關工作的推進,一些“以人爲本”的生活服務功能也開始轉移疏解。

在交通領域,工作要點指出,加快開展京港臺高鐵京雄段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京雄高速;京雄城際鐵路(北京西站至新機場站段)建成投入使用,實現京張鐵路年底建成通車,京禮高速延崇段工程完工。高標準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實現6月底竣工驗收,9月底前建成通航。

在產業領域,工作要點則提出,要持續推進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加快亦莊·永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特色園區和科技園區建設;推進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建設,支持市屬國企在張承地區建設冷鏈蔬菜生產基地。

在生態領域,工作要點在佈置了包括帶頭落實好生態環境建設的各項任務,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持續推進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作,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支持張家口“兩區”建設等工作。

探路公共服務區域均等化

在北京市此次發佈的工作重點中,與副中心規劃建設有關的一項工作引起各方關注。

其中提出,要逐步推動副中心交通、產業等部分經濟功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向北三縣延伸佈局。與北三縣建立緊密的教育協同發展共同體,通過遠程醫療、緊密型醫聯體、專科聯盟、技術合作等形式,支持北三縣打造優質三級醫院,幫助提升北三縣和周邊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和城市管理軟實力。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暉告訴記者,京津冀協同發展仍然是以滿足疏解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實現北京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爲出發點,而在北三縣延伸佈局各類公共服務功能,是出於實際需求的選擇。

在王暉看來,隨着北京市“四套班子”搬遷至城市副中心,將至少爲這個區域帶來超過40萬人口的入駐。由於城市副中心的空間範圍和用地指標有限,這些人口所需的公共服務需要通過北三縣來協同佈局。

“這一工作早已提出,而此次北京將其納入到當年工作重點任務中來,意味着這已經從戰略部署進入到具體實施階段。”王暉表示。

“這類嘗試解決的是公共服務跨區域制度從‘不可以’到‘可以’的問題。”李國平告訴記者,過去我國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責任方是地方政府,這導致了公共服務的佈局更多是爲當地服務,考慮的是如何滿足當地公共服務的供需問題,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各種行政壁壘的問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廊坊北三縣的試點,實際上是地方政府間探索根據實際需要和地緣條件、協同佈局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

實際上,2018年11月末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方面專門提出,要加快建立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跨城鄉跨區域流轉銜接制度,研究制定跨省轉移接續具體辦法和配套措施,強化跨區域基本公共服務統籌合作。

李國平告訴記者,從具體的機制設計上來看,北京與河北可能將會採取河北“出地”、北京“出錢出技術”的模式,在財政轉移支付、企事業單位的產權關係、教育生源配比,醫保一體化等多個領域做出改革嘗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