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影節致敬女星的走姿迷倒過兩位電影大師

電影山海經在之前的文章裏提到過,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都有向法國銀幕女神讓娜·莫羅致敬。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的兩部讓娜·莫羅的片子是《情人們》和《朱爾與吉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兩部則是《通往絞刑架的電梯》和《女僕日記》。有意思的是,《通往絞刑架的電梯》和《情人們》今年都迎來了公映六十週年慶,而這兩部影片導演也都是路易·馬勒。

讓娜·莫羅與路易·馬勒

讓娜·莫羅遇到路易·馬勒之前已經演了二十部電影,但一直不算一線大牌。路易·馬勒在籌備《通往絞刑架的電梯》時看了讓娜·莫羅出演的舞臺劇《朱門巧婦》,覺得這個女演員魅力十足,於是邀請她出演《通往絞刑架的電梯》。

路易·馬勒此時已是史上最年輕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得主,得獎影片是紀錄片《沉默的世界》。路易·馬勒通過擔任佈列松《死囚越獄》的助理導演的機會,吸引了製片人投資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通往絞刑架的電梯》。在這部別具一格的犯罪片裏,想要創造完美犯罪的男主角因一次疏忽而被關在了電梯裏,導致整個事件崩盤,留下他那暫不知情的情人獨自面對各種意外。

路易·馬勒拍攝了大量讓娜·莫羅完全素顏、在沒有人工打光情況下暴走街頭的畫面,用來刻畫女主角此時矛盾、驚嚇、不知所措的心理。由於這種拍攝手法對於當時的法國電影來說過於超前(法國電影新浪潮要在一年後正式誕生),因此工作人員拒絕沖印底片,在經過馬勒說服之後才動工,繼而看到沖印出來的成片效果心服口服,馬勒拍出了讓娜·莫羅極其自然的表演和慵懶迷離的走路姿態,成爲影片最讓人難忘的畫面。

影片另一個讓人難忘之處,就是爵士樂大師邁爾斯·戴維斯的配樂,據說戴維斯只用了一個晚上完成了全部即興配樂,也讓本片的配樂唱片成爲電影原聲界的傳奇天碟。

讓娜·莫羅與邁爾斯·戴維斯

《通往絞刑架的電梯》上映後,讓娜·莫羅一躍成爲超級明星,西班牙電影大師布努埃爾在電影院裏看過此片後,對讓娜·莫羅走路的樣子非常着迷,因此1963年布努埃爾在法國拍攝《女僕日記》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讓娜·莫羅。

布努埃爾與讓娜·莫羅

《女僕日記》根據奧克塔夫·米爾博190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之前雷諾阿曾拍過一版。布努埃爾爲了不讓自己受到干擾,沒有看雷諾阿版,而是另闢蹊徑,將小說作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影片也是布努埃爾與編劇卡雷爾的首次合作,他們之後合作了《白日美人》、《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等超現實主義傑作,但《女僕日記》卻可能是布努埃爾作品裏最現實主義的一部,而且也是他作品裏唯一一部2.39:1畫幅寬銀幕電影。

讓娜·莫羅扮演的女僕在片中被戀足癖老頭要求穿上靴子,她走路的方式、腳踝的擺動,特別讓布努埃爾滿意。布努埃爾的電影裏一直有很多腿和腳的特寫,但他說自己對男人或是女人的腳和鞋子都沒有興趣,戀足癖只是一個別致而幽默的元素吸引他。

事實上,影片最讓人難忘的場面並不是戀足癖的段落,而是森林姦殺一段,蝸牛在少女大腿上的特寫鏡頭與片頭戀足癖老頭槍擊蝴蝶一樣出人意外又不寒而慄。

《女僕日記》的2K數字修復版曾在中華藝術宮放映過,《通往絞刑架的電梯》於2015年進行了全新2K數字修復,但始終沒有機會在上海放映。這次藉由女神去世將近一週年的機會,終於來到上海。一睹法蘭西銀幕女神在大銀幕上兩度迷人行走,只在今年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預計6月9日售票,淘票票app獨家網售。)

上週末,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的5月大師展進行了首輪放映,觀衆反響熱烈,本週五到週日,《愛在黎明破曉前》(已售罄)、《愛在日落黃昏時》(已售罄)、《心靈捕手》、《本傑明·巴頓奇事》、《冰血暴》4K、《老無所依》4K 六部傑作將放映最後一輪,已經看過《復聯3》的旁友們可以行動起來抓緊本週最後的機會。

上藝聯5月大師展排片表

購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