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鬍子的小清新”——勃拉姆斯之夜

*2005年獲得勃拉姆斯國際鋼琴大賽一等獎

*曾獲金色音叉“五音叉”獎、法國電視雜誌《Telerama》“ffff”好評等諸多讚譽

*曾登臺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法國廣播大廈和巴士底歌劇院圓形劇場,及法國雅各賓鋼琴節、肖邦音樂節和里爾鋼琴節等

法國鋼琴家傑弗羅·庫託Geoffroy Couteau將帶來勃拉姆斯專場作品音樂會。演出曲目有旋律清新舒緩的圓舞曲和鋼琴小品,也有勃拉姆斯爲演奏家而寫的“炫技之作”帕格尼尼變奏曲和激情澎湃的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是浪漫主義中期作曲家,6月22日——匈牙利舞曲與圓舞曲之夜,在勃拉姆斯的音樂中,讓我們與法國鋼琴家邂逅浪漫。

曲目賞析

勃拉姆斯:16首圓舞曲 Op.39

▲第十五首《降A大調圓舞曲》

1863年,勃拉姆斯來到維也納,次年夏天,他結識了約翰.施特勞斯,兩人有着親密的交往。1865年,勃拉姆斯出版了《圓舞曲集》,在該套曲集中,共收有16首樂曲,其中第15首《降A大調圓舞曲》最爲有名。

勃拉姆斯(1833-1897)的圓舞曲和貝多芬的圓舞曲一樣,是從古老的德國農民舞曲那裏吸取靈感的,要用直接了當的方式彈奏,情緒單純、坦率、真誠,小心避免任何微妙或精緻的表情,把這種效果留給象肖邦的圓舞曲那樣的作品。樂曲短小精悍,清新溫柔,一反勃拉姆斯的創作風格,因此被稱作是大鬍子的小清新

該曲除原鋼琴四手聯彈版本外,作者又把它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後人又有改編爲小提琴曲、管絃樂曲。音樂表現了與浪漫而華麗的維也納圓舞曲相異其趣的一種質樸而清朗。雖與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風格表現不同,但仍是圓舞曲中的精品。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Op.35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是勃拉姆斯根據帕格尼尼寫給小提琴的《第24號隨想曲》加以變奏寫成的二十八首鋼琴變奏曲獨奏作品,完成於1863年,作品編號Op.35。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和勃拉姆斯的其他變奏曲多半是在小範圍的沙龍里演奏不同,《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是完全作爲音樂廳的音樂會之用,演奏效果輝煌。是一首炫技性作品。共28段變奏,此曲被視爲挑戰李斯特的炫技之作,除了高難的炫技演奏外,依然有着勃拉姆斯式的傷感情懷。勃拉姆斯喜歡變奏曲,這也是他傾向於古典形式的證據。

以勃拉姆斯典型的作品而言,這二十八首變奏曲一反常態的相當炫技,勃拉姆斯在出版時也乾脆直接把這部作品標題爲「寫給鋼琴的練習曲: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這部作品以感情的詮釋與對技巧要求的嚴苛聞名,作家David Dubal形容這是「鋼琴作品中的傳奇;而且『技巧艱澀』」、「最困難而細緻的鋼琴作品之一」,克拉拉·舒曼則因爲這部作品的艱澀而形容它是「女巫的變奏曲」。

匈牙利舞曲 第1號 第2號

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最初是由21首鋼琴四手聯彈的小曲所組成的曲集,雖然每一首樂曲的旋律和風格不盡相同,卻都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樂和吉卜賽民族音樂的特色:節奏自由,旋律有各種各樣的裝飾,速度變化激烈,帶有一定的即興性;形式雖然沒有統一的規定,但以三段體爲最多。

後被改編爲管絃樂曲。又曾被改編爲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獨奏曲。勃拉姆斯的全部匈牙利舞曲都可歸爲世界名曲,尤以前十首最受世人的青睞。第一號匈牙利舞曲曾是德國女鋼琴家克拉拉·舒曼重要的音樂會演奏曲目之一。

2018年6月22日 週五 晚7:30

匈牙利舞曲與圓舞曲之夜——法國鋼琴家傑弗羅·庫託獨奏音樂會

曲目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1833-1897)

16首圓舞曲, Op.39

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Op.35

8首鋼琴小品,Op.76

匈牙利舞曲 No.1 & 2

票價:50 100 180 280 380元

購票二維碼

fcchlife中山音樂堂樂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