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6日,曾獲中國名廚、新派融合創意川菜創始人、央視年夜飯川菜傳承人、亞洲美食文化推廣大使、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等多項榮譽的李佳豪到訪吳炳德烹飪美食圖書文獻好友收藏館。收藏家吳炳德先生收藏的這些十分罕見各菜系原始菜譜和地方風味食譜,集中保存了最真實最原始最基礎的珍貴資料,爲飲食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了貢獻。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吳炳德,1969年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如今是四川成都有名的收藏家。致力於中醫藥學圖書文獻收藏,除了收藏醫學圖書之外,還有一個收藏項目就是中國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引起了烹飪美食屆的關注。他希望自己收藏的30個種類1萬餘冊(份)珍貴書籍文獻能爲中醫藥、烹飪美食的傳承、發展做出貢獻。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吳炳德先生收藏的部分川菜珍稀菜譜書影

5月26日,曾獲中國名廚、新派融合創意川菜創始人、央視年夜飯川菜傳承人、亞洲美食文化推廣大使、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等多項榮譽的李佳豪到訪吳炳德烹飪美食圖書文獻好友收藏館。今年4月18日,吳炳德先生的收藏館同樣迎接了一名中國烹飪大師鄧正慶。他是四川高縣人,中國烹飪協會理事,中國烹飪大師,川菜烹飪大師。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亞洲美食推廣大使李佳豪到訪吳炳德收藏館留念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中國烹飪大師鄧正慶爲吳炳德增書《烹藝人生》

兩位烹飪屆重量級大師的到訪,進一步提升了收藏館知名度,他們與收藏家吳炳德交流,共同追溯和體驗中華美食幾千年的積澱——舌尖上的中國。早在商周時期中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以太公望最爲代表 ,再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到了南宋時期,南甜北鹹的格局形成。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 ,成爲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除八大菜系外還有一些在中國較有影響的細分菜系,如潮州菜,遼菜,贛菜,楚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吳炳德先生接受陝西網的採訪介紹:他的烹飪圖書收藏包括八大菜系近2000冊(份)。包括油印本,食堂菜譜,飲食服務公司印製的菜譜等,這些菜譜是地方名廚的獨門絕技,很多已經失傳。他的菜譜收藏按時間劃分有明清、民國及建國後三個類別;根據地域、菜系、事件、名人名師等特色菜譜。比如,有近500冊(件)與四川、重慶相關的菜譜及食單,包括成都餐廳、金牛賓館、錦江賓館、岷山飯店等四川著名賓館飯店菜譜。在60年代到80年代四川各地,包括川南、川北、川東、川東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菜譜。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在收藏醫書的過程中,感受到中國醫學文化的浩瀚,在收藏菜譜的過程中,同時也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吳炳德說:“50年代以後,尤其是油印菜譜,很多都是單位制作的,在當時條件下盡顯精美。”其內容真實,做法原始地道。

他收藏菜譜將近10年,在這些老菜譜中細細追溯,從中看到了中國美食發展的脈絡,感受到飲食文化的時代延續,一代代的傳承和發展。比如那些不爲人知的地方菜系,往往藏有“黃金”。比如贛菜就是一例,現在人們不太重視,但是在歷史上尤其是宋代,廬山鄱陽湖區域是歷代文人墨客流連忘返之地,烹飪文化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贛菜的主要風味特色是:原汁原味,油厚不膩,口味濃厚,鹹鮮兼辣。 江西是江南魚米之鄉,地處江南丘陵,贛菜在食材運用上十分突出魚米山珍。從贛北到贛南九江自古潯陽魚宴、南昌爲白玉黃蜂肉代表的魚糕、撫州的魚丸魚絲、吉安的黴魚血鱔、贛州三魚等各種魚餚不勝枚舉;江西人尤其擅長以米類做菜,粉蒸肉粉煎肉珍珠圓子糉香排骨凍米圓子螺螄糊等對米粉糯米凍米的各種花式烹調。除菜之外,江西北粑南粿爲代表的米食小喫更是數不勝數;廬山三石井岡煙筍就是贛菜山珍代表,贛菜尤其精於做筍。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收藏家吳炳德先生收藏的這些十分罕見各菜系原始菜譜和地方風味食譜,集中保存了最真實最原始最基礎的珍貴資料,爲飲食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了貢獻!

漢中烹飪美食圖書文獻收藏家--吳炳德

來源:轉載自 陝西網漢中(若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小編微信:hzzls008 h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