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作爲鮑勃迪倫的傳記片,導演採用的表達方式傳遞着,人非單一可解釋的個體,人也並非所有人想象中的存在體,而人自身也矛盾叢生,至從被推上偶像以及先鋒的前臺,便也成爲了世界中全部思緒、商業、名譽與價值的屠宰臺,誰也不會關心,這個人究竟是人,還是被自己霧化的產物。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所以,音樂、文字以及全部的思想氾濫都會被誤讀被拆解,所以,我們只能接受這無處不在的猜忌與狂野無理由的喜愛。片中導演用了六個演員來表現鮑勃迪倫不同的表象:詩人、預言家、法外之徒、虛構的偶像、電聲的明星還有凱特扮演的那個對記者以及窺探者無奈的叛逆。不是有意想要改變什麼的人,只想歌唱的一個人,被推至了大衆面前,霓虹燈下無處遁逃,迷失、徜徉、繼續、面對的不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被分裂成的不同的靈魂碎片,誰說,那個不是自己,而哪個又是自己。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我們總是會有那般的好奇心,想要一窺,那些人的背後究竟蘊藏着怎樣的世界,於己不同的,一定是不同。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所有都有所傳承,我們不是完全獨創世界之人,而伍迪,黑人小孩依靠着火車遊蕩世界,一把破舊的吉他是他聽、看世界的全部繼承。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19歲的迪倫和當年法國詩人蘭波一樣不羈、狂野,充滿着奇思妙想的思潮與自我探尋,拒絕重複與單調無聊。他們想要了解的不僅僅是世界,更多的是自己頭腦中冒出來的想法,那是世界投射而來的,奇異畫面。而,他正如同蘭波一樣,接受着人之世界的審判。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而預言家,在看待發生的事件面前,也同樣拒絕從衆的單一,誰說犯罪者便是邪惡,而那個充滿着美妙歌聲的歌者,也開始尋思着多鍾可能性,改變的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應當是多種的。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所以自然,作爲人人關注的公衆人物也難免逃脫平常人家庭愛情的苦惱,愛情來的洪烈卻也異常麻煩。於是,常遊走在思潮前鋒的瘋狂之人,也常感與自由的束縛、無謂的責任、如同皇帝聖旨的關注,凱特扮演的鮑勃迪倫一段,無疑是此片中最大的亮點,她反串的如此神形兼備如此的鮑勃迪倫,甚至讓人深刻體會了在鮑勃迪倫揹負的責任中,有那麼多不可理喻的責任、無聊的問題,被過度關注的個體,正如《愛在羅馬》中那一段關於一個小人物突然變成大人物時的場景,他被無數的記者、攝影師圍繞着,問着:“你今天喫的什麼?”、“你穿的什麼?”這樣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一切問題都是垃圾,而當你面對這些垃圾問題時,卻要表現出超脫的關注與熱愛。這真是一個顛倒的世界,無聊至極的我們無聊的垃圾想法。而這些無聊恰恰來至於我們無力的思想難以駕馭理解那些天馬行空的思潮。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而電聲的明星恰是展現平常的煩悶,家庭、愛人以及自己繼續的狂野世界本身的平衡。全部的偏移,在此只能放棄一邊,你只能擁有一個部分,或者說是選擇一個世界的傾斜,沒有任何一邊不需要付出同樣代價便可輕鬆得到。於是,開始喜歡隱遁的生活,開始了爲了逃脫懲罰的法外之徒,隱形着卻無法按捺住內心常常的狂野與迴歸的呼喚,最終仍舊,站在了鬥爭的陣營,踏上了重回音樂的旅程。

《我不在這裏》我無處不在

最終,鮑勃迪倫究竟是什麼,他究竟代表什麼,這一切都不重要,在這部他根本沒有出演的電影中,無處不在,正如在現實世界中,無所遁形。音樂之所在,傳播之所,便是他,無可置疑地,就是他。意義,誰會在乎。

2013-02-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