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蛋白尿?蛋白尿是怎麼產生的?蛋白尿與腎病又有什麼關係呢?

​蛋白尿一定是腎病嗎?

蛋白尿多高就是尿毒症?“+”號意味着什麼?

正常情況下,尿中蛋白質(多指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 mg)。當尿中蛋白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即可測出,稱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則稱爲大量蛋白尿。

但是,被檢測出蛋白尿,也不一定是腎病。

比如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劇烈運動、發熱、近期食用大量高蛋白質的食物也會也會造成生理性蛋白尿。

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多休息,多喝水,一段時間後,蛋白尿的情況就會消失。

蛋白尿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我尿尿有泡沫,是不是沒救了~

蛋白尿通常都是悄咪咪地來,不帶一點兒症狀,卻在我們的體檢報告裏留下了一顆“深水炸彈”——尿蛋白的“+”。

​其實,人體會出現蛋白尿,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功能性蛋白尿

這種尿蛋白通常在劇烈運動、發熱等情況下發生,也常見於高溫作業過度寒冷,情緒緊張等應激狀態。

人在劇烈運動下,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促使尿蛋白的排泄增加,影響了腎小球對白蛋白與血漿蛋白的濾過增多,從而產生蛋白尿。

體位性蛋白尿

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加強脊柱前凸姿勢時,尿蛋白含量增多,多發生於瘦長體型的青年或成人。

病理性蛋白尿

分腎小球型和腎小管型。

①腎小球性尿蛋白

見於急性腎小球炎,各型慢性腎小球腎炎,lgA腎炎,隱匿性腎炎;繼發性見於狼瘡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腎病,紫癜性腎炎,腎動脈硬化;代謝性疾病常見於痛風腎。

②腎小管性尿蛋白

常見各種原因引起的間質性腎炎、腎靜脈血栓形成,腎動脈栓塞,重金屬鹽類中毒等。

​蛋白尿多高就是尿毒症?“+”號意味着什麼?

蛋白尿多高就是尿毒症?“+”號意味着什麼?

體檢報告的“+”意味着:

(+)表示尿蛋白在0.2g~1.0g/L

(++)表示尿蛋白在1.0g~2.0g/L

(+++)表示尿蛋白在2.0g~4.0g/L

(++++)表示尿蛋白在>4.0g/L

通常“+++”和“++++”醫生會建議住院觀察做定量檢查以及進一步的診治。

但是,蛋白尿的“+”≠尿毒症

因爲尿毒症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牀綜合徵,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牀表現所組成的綜合徵。

而且,並不適所有的腎臟病都會出現尿蛋白,有些患者蛋白尿不是很嚴重,但是腎臟功能已經減退了的。

​蛋白尿會影響懷孕嗎?

蛋白尿多高就是尿毒症?“+”號意味着什麼?

一般來說,男性患者是不影響生育的。

如果是持續性蛋白尿時間>12周,就要小心了!這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腎臟疾病,合併高血壓,腎衰竭。是不建議懷孕的。

這是因爲患者妊娠後,流產、早產的概率比一般孕婦大10%。而且,此類患者容易在孕晚期損害腎臟功能,最終發展爲慢性腎衰竭。

​蛋白尿的飲食需要注意啥?

在門診裏,不少蛋白尿患者好幾個月都沒喫肉,最後卻造成了營養不良。

蛋白尿患者應根據種類及病情,採用不同標準的蛋白質飲食。

無功能損害的腎病綜合徵患者

可供給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成年人每天爲1.5-2.0g/kg,並供給優質蛋白質,血漿尿素氮増高的患者一般以服用低蛋白質飲食爲宜。

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者患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給,成年人每天爲0.8—1.0g/kg。建議選擇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等)

腎病綜合徵

腎病綜合徵患者尿中除了丟失大量蛋白質外,還同時丟失鈣、鎂、鋅等礦物質,建議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等,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製品、蝦皮、芝麻醬、海帶、魚類及綠色蔬菜等)。含鎂豐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麥、大麥、肉類和動物內臟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如小米、小麥、玉米粉、大白菜、蘿ト、胡蘿ト、茄子、扁豆、南瓜等)。

植物蛋白要注意

植物蛋白質中,含有大量嘌呤鹼,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應該少用。比如說豆製品,蛋白尿患者應該慎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