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後期,努爾哈赤以遺甲十三副、部衆不足百人的家底起兵,借復仇之名展開了一統女真各部的事業。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將麾下部衆,以原有的牛錄製爲基礎編爲黃、白、紅、藍四旗。十四年後,努爾哈赤又吞併了哈達、輝發、烏拉、葉赫等部。原有的四旗編制不再足以容納新增的部衆,於是,他又新添了四旗。

這擴充的四旗是在原有的旗幟邊上鑲上不同顏色的邊條。其中,黃、白、藍三種顏色旗幟上鑲的是紅邊,原來的紅旗邊上鑲白邊。就這樣,努爾哈赤麾下的部衆遂成爲了我們所熟知的"八旗"。

▲影視劇中的清軍

一、遺甲十三,一統建州

實際上,與後世印象中的不同,八旗在清軍入關前並非是完全的軍事化組織。

當清軍還在與明廷抗衡時,八旗是一個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究其源起,八旗的模板本就是起於女真人曾經在打獵集結的一種臨時生產組織。在建立"旗"這一制度之前,尚且處在氏族部落階段的女真各部有一種名爲"牛錄"的打獵組織。

在圍獵季節,各家出箭一支,每十個人選一個總領稱爲"牛錄額真"。

打獵結束後,這一臨時組織就解散,各回各家。隨着部落的不斷壯大,這一組織漸漸成爲了努爾哈赤組建軍隊的基礎。

起初,努爾哈赤定300人爲一牛錄,5牛錄爲一甲喇,5甲喇爲一固山。

這個固山,就是一個出戰的"旗"。

▲八旗旗幟的近似圖

由此可見,在八旗剛剛組建的時候,其總兵力不過6萬人。

而且,這六萬人出則戰,入則耕。此外,戰時的所有兵甲器械需自備。同理,各旗各部的指揮官也是該旗內的父母官。如作戰時的牛錄額真,也是本部的最高行政長官。故在這一軍、政合一的制度之下,將領對於麾下的士兵有足夠的熟悉。因此,在作戰時,各部之間也能做到有效的配合。

▲努爾哈赤畫像

此外,在定下八旗制度之後,努爾哈赤還定下了一整套的賞罰制度。最簡單的,在戰場上"攻城破敵之後,功罪皆當其實:有罪者,即至親不貫,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怨不遣,必加升賞。"

如此一來,努爾哈赤的部衆才建立起了組織性。跟直觀印象相反,起兵之後的努爾哈赤並非依靠着部衆們原就彪悍的戰鬥力一馬平川。而是經歷了一個逐漸摸索的過程。在戰場上,部隊的組織性往往決定着長期的執行力、戰鬥力。而士兵們原本的單體素質,雖能決定一時的勝敗,但卻不能保持長久的戰鬥水平。

在萬曆十三年(1585年)四月,努爾哈赤再徵哲陳部。

臨陣時,他的宗親札親和桑古裏卸下身上的鎧甲,準備逃跑。

若不是他本人出面喝止,此役應該就是他折戟之時。隨着部衆的壯大,僅憑着首領一人的威嚴肯定難以影響至每一位部衆。於是,部隊的組織性成了他所要考量的首要問題。

如此,八旗制度便應運而生。可以說,就從部隊的紀律性、組織性來說。明末的明軍與之相比,已是高下立判。拋開明清兩軍的對壘,部隊的組織性與紀律性對全局的影響,還有不少其他例子可見。國人最爲熟悉的,莫過於數十年前神州大地上的兩軍對壘了。同《亮劍》中所表現的那樣,彼時的王耀武面對部衆的潰敗,不禁感慨道:

"老子5萬多人,3天時間就被消滅光了,就是放5萬頭豬,3天也抓不完啊。"

二、重兵大炮,攻城略地

有了建制和組織性,還不是八旗子弟擊潰明軍主力的充分條件。畢竟,面對人多且裝備火器的明軍,單單依靠傳統的遊牧騎射技藝,還不足以與之抗衡。

八旗兵能逐步蠶食明軍北境的主力及其防線,依靠的是重裝步騎和火炮。

在這件事上,有不少人或許受到影視劇的誤導,認爲"八旗"就是"八騎",甚至認爲清軍的騎兵與蒙古騎兵無異。實際上,坐擁鐵礦產地的女真人向來重視重鎧在實戰中的應用。一如之前金國的鐵浮屠,明末時期的女真人依舊將重鎧應用於部隊中,而且是步騎合一。這一點,讓他們在野戰環境中所向披靡。

▲八旗鎧甲展出品

在薩爾滸之戰中,按照徐光啓所整理的描述,明軍所遇八旗兵人人皆披精鐵製成的鎧甲, 除蔽胸、背之外,亦保護臂、手和頭部。甚至馬匹亦披甲,由於其甲極其堅緻,故除非用強弓, 百步之外均無法貫穿。

當時明軍引以爲傲的各式遠距離兵器,都無法及時應對,"矢不及連發 , 炮不及再藏"。

當然,人人皆披精鐵所制的鎧甲有點誇張。按照實際情況,八旗一般是重凱步騎配置4成。他們手執長槍、長斧、長戟等兵器位列陣前。上可重騎兵,下馬後爲重步兵。此外,他們要求身着重鎧的情況下依舊能拉開硬弓。

在他們身後則是約6成左右的輕步兵。他們身披中甲,只是對重要部位做了防護。這些輕步兵以來爲重步兵提供掩護以及後續攻擊。二來負責督戰,但凡前面有一個重步兵往後推卻,他們有權當場處決這些重步兵。

依託重鎧步騎和山地戰優勢,八旗兵得以在野戰環境下大敗明軍主力。但是,明軍依仗火炮和城池依舊能構築有效的防線。而且,就連努爾哈赤本人也敗亡於守城明軍的火炮之下。故僅憑重裝部隊,八旗兵還不足攻城略地。

▲紅衣大炮複製品

改變戰爭攻防局勢的,是皇太極對於火炮的大規模應用。即位初,皇太極本人也沒有太在意火炮在攻城戰役中的應用。崇禎三年(1630年),明軍在灤州永平之戰,用紅衣大炮攻城,奪回灤州等四城。此役,讓皇太極見識到了火炮在攻城戰役中的應用。

於是,他着手開始命漢人工匠仿製紅衣大炮。巧合的是,在天啓七年(1627年),曾有人在遼東海邊拾獲了一門銅炮。於是,皇太極如願在崇禎四年(1631年)獲得了第一門仿製的紅衣大炮。同年八月,皇太極發兵兩萬圍困大淩河城。

此役,後金共動用紅衣炮1門、大將軍炮和二將軍炮20門。

在經過第一輪轟擊後,明軍被擊斃30人。

這一次圍城戰役,因懾於後金的火炮,明軍在該地的各處炮臺防衛很快就潰散了。

由此可見,此時明軍的組織性有多差。

皇太極也率軍輕易拿下該地。於是,在該戰之後,包括紅衣大炮在內的各式火炮成爲了八旗兵攻城的標配。

同時,皇太極更是重視與火炮相關的人才。崇禎十二年(1639年),在圍攻松山一役中,因未能奏功,多有將領遭到懲罰。但是,兵士依舊按勞績獲得賞賜。

其中,有17名一等炮手各獲得賞銀50兩,7名二等炮手各獲得賞銀30兩,17名火藥裝填手各獲賞銀10兩。

其他相關的兵士,也獲得了相應賞賜,不一而足。由此可見,皇太極是何其重視這羣火炮兵士。

▲影視劇中使用火器的明軍

此外,皇太極還擁有較明軍更爲專業的火炮射擊手。

崇禎六年(1633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領曾受葡籍軍事顧問完整西式火炮訓練的精壯官兵3600名投降。

他們不僅僅帶去包含紅衣炮在內的大量武器,還傳去了火炮操縱之法。如:銃尺的使用方法,這些知識可是連普通明軍兵士都未曾掌握過的。

因此,在重裝步騎與火炮的配合下,皇太極開始了攻城略地。同時,也不可否認明軍及明廷自身的腐朽。軍官貪污軍餉,士兵得不到應有的訓練,朝中大臣互相傾軋。這些都造成了明朝末年,北部邊防逐漸渙散的境況。

▲影視劇中使用火器的明軍

三、不過數載,旋即腐朽

所謂時勢造英雄,八旗子弟能在野戰中數次大敗明軍。除了自身素質過硬之外,也不可否認與之對壘的明軍早已不復往日的軍紀了。即便是明末少有的精銳:戚家軍,也被明廷自己白白消耗掉了。而且,曾一度掌握火器優勢的明軍也漸漸喪失了僅有的防守優勢。

崇禎十六年(1643年),就在明廷覆亡的前一年。

遼東巡撫黎玉田題報稱:"酋於錦州鑄造西洋大炮一百位"。

此話雖有誇大之處,但是不可否認明軍邊關火炮已經處於下風了。

在當時,寧遠一地僅有寧遠城尚且有大炮10門,而往西各城均無大炮。在提報中,這位巡撫更是亟盼朝廷能發放積欠的餉銀40餘萬。

如此腐朽的明廷,可謂不堪一擊了。只不過,入關之後的八旗兵也好不到哪裏去。接過政權後,八旗子弟被分防各地。爲了保證這些將士們能夠安於戰事,清廷命這些八旗子弟不得擅自遠離駐防地,更不許參加工商業活動。閒來無事,又不善於耕種的他們,漸漸被財寶酒色所腐蝕。

而且,極高的收入也讓他們有了揮霍的資本。按制,

八旗前鋒親軍護軍 ,弓匠長月給銀四兩 ,驍騎、弓匠、銅匠月給銀三兩 ,皆歲支米四十八斛。而炮手則月給銀二兩 ,歲支米四十八斛。

要知道,當時一個九品小官的一年正規俸祿才33兩銀子。

也難怪在入關十七年後,順治帝就哀嘆八旗軍迅速墮落以致於大不如前。待至入關三十年後的"三藩事變"時,八旗軍已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墜地"。此時都已展露這種腐化的情況,更遑論清末的時候指望這些正規軍還能禦敵於國門之外了。

無論是大明的軍隊,還是清初的八旗軍,他們在鼎盛之時,都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早期明軍對於火器的應用,明末八旗兵野戰的素質,都是不遜於同期的其他國家的部隊。不過,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爲一國的屏障,他們二者終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腐蝕。作爲今日之中華兒女,也當以此爲鑑,不可過分沉湎於享樂當中。

參考資料:

《國榷·卷一百零一》

《徐光啓集》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一》

《清史稿·本紀五》

《清史稿·兵制》

《清文獻通考·卷七十七·職官一》

《八旗通志》

黃一農·《紅夷大炮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

孫虹·《清入關前八旗制度考述》

陳佳華·《八旗制度概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