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早在八國聯軍入侵之前,榮祿所組建的武衛軍已經卓有成效,這支軍隊之中的左軍和右軍最先完成變革,可以和西方軍隊一戰。於是在1900年,這6萬武衛軍迎來了它重大的考驗,當時負責天津守衛的主要是武衛軍的左軍、前軍和後軍,中軍則負責捍衛京師。

1894年,中日爆發了甲午海戰,這場戰爭的慘敗,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幾十年的努力毀於一旦。這次戰爭的結果也讓隔岸觀火的西方列強感到驚詫,他們沒想到大清之國力竟然連一個小小的日本都打不過,這也讓他們對大清這塊肥肉更加覬覦。

但甲午戰爭慘敗以後,清廷也更加意識到了一支新式軍隊的重要性,於是慈禧當即下令,要求大臣榮祿着手創建一支新式軍隊。臨危受命的榮祿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於是他拿着大清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締造了大清最後的新軍——武衛軍。

然而就在大清如火如荼地組建新軍之際,義和團運動爆發了,而這場農民運動使得西方列強再度找到藉口,以保護大使館的名義,入侵中國。於是在1900年,這6萬武衛軍迎來了它重大的考驗,當時負責天津守衛的主要是武衛軍的左軍、前軍和後軍,中軍則負責捍衛京師。此戰袁世凱的武衛軍右軍並未參加,這支精銳的近代化部隊當時鎮守在山東,藉以保存自己的實力。

而當時他們面對的,正是3000人左右的八國聯軍。聯軍在英軍中將摩爾帶領下,陸陸續續從天津大沽口出發,前往北京。而最先與武衛軍遭遇的是聯軍的先遣部隊,他們不過數百人,但他們卻目空一切,認爲清軍是付不起的阿斗。但是很快,武衛左軍這支裝備相對精良的部隊和義和團一起,給了敵軍以重創,雖然己方遭遇更爲慘重的損失,但是也讓這支先遣部隊死傷三百,不敢再度冒進。

很快,聯軍先遣部隊等來了他們的主力,他們當即便重組以發動了猛烈的攻勢。就在這一緊要關頭,董福祥的後軍卻被調回了京師。缺乏後援的左軍當即成爲了聯軍重點打擊對象。於是左軍只得且戰且退,可在撤退的途中主將聶士成雖然不幸戰死,不過他們仍舊重新整頓,重建工事,保持隊形嚴謹,以進行抵抗。

聯軍眼見左軍這支精銳不好惹,便改了方向,迂迴包抄了建制散亂、組織甚差的前軍。隨後,前軍失利導致了左軍側翼暴露。就此,孤軍奮戰的左軍最終潰敗,而終其全力,也不過才傷敵300餘人。

緊接着,僅剩的兩千餘聯軍入侵到了京城,然而中軍卻是一羣實力低下且軍紀敗壞的兵痞混蛋,簡直不堪一擊。因而,慈禧和光緒的安危只得落在了後軍身上。

後軍雖然理念和建制落後,但它卻是一支英雄的軍隊,這支軍隊將士主要來自甘軍——他們曾在左宗棠的帶領之下,收復了新疆地區。然而縱然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但這支以忠勇爲軍魂的軍隊始終不是外敵的對手。再加上當時城中漢奸引狼入室,這支軍隊只能受命護送慈禧光緒逃離京師。最終,雖然慈禧光緒得以安全脫逃,但武衛軍後軍統帥董福祥卻在戰後被聯軍索命。

其實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曾有一個小插曲。當時天津的意軍曾打開過一座無人看守的武器庫,這裏面的裝備,令縱然是武裝到牙齒的西方列強軍隊也不經目瞪口呆。後來意大利海軍中將曾在致信英國公使時,大讚其中武器有多麼的先進。原來早在李鴻章等人苦心孤詣、殫精竭慮經營之下,清軍的武器裝備早已發生了質變。想必若來晚兩年,這些武器一旦被清軍搬上戰場,就真不知會是怎樣的結局了。

因而,若按照正常情況,即便不說京津戍衛清軍有11萬之衆,單以六萬武衛軍之兵力對陣聯軍區區不過三千人之時,其裝備和戰鬥力都比起聯軍不遑多讓,可爲何在多數戰鬥之中,清軍以多打少,卻仍舊只能造成敵軍數十人傷亡呢?

其實早在八國聯軍入侵之前,榮祿所組建的武衛軍已經卓有成效,這支軍隊之中的左軍和右軍最先完成變革,可以和西方軍隊一戰。然而此時武衛軍的中軍、前軍和後軍卻仍未完成革新,其中前軍和中軍甚至作爲主力部隊,卻是一方烏合之衆,人心渙散,不知爲何而戰。同時,作爲精銳之一的右軍統帥袁世凱,卻想保存自己實力,擁兵自重,不想支援京師。所以最後慈禧、光緒只能依靠左宗棠曾經創建的甘軍,也就是武衛軍的後軍。

然而,武衛軍後軍雖然忠心耿耿,但是怎奈城中個別百姓的心中早已不向着清廷,竟然爲八國聯軍帶路,所以武衛軍後軍也無力迴天。可以說,八國聯軍能以少勝多,頗有運氣成分,因爲清廷不是輸給了他們,也不是輸在裝備,而是輸給了晚清的迂腐,以及它的不得民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