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作風建設明察暗訪組不斷接到市民投訴,一些人利用特殊的營銷模式對識別能力不強的老年人進行“洗腦”式營銷,讓老年人花重金購買所謂的“保健品”,同時,一些養生館也通過虛假宣傳誘導老年人進行消費,而這些讓市民煩惱不已的亂象卻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典型案例

今年4月,鄧婆婆在路過香港路時,看到一個發宣傳單的攤位,不少老人都圍在旁邊,宣傳單上寫着可以免費領取一臺收音機。

鄧婆婆

一看那個單子打的招牌是江岸區居委會的,因爲我本人是領過手機的,當時就沒有懷疑,我想這個是惠民工程唄,就拿了個單子,留了個電話號碼。

沒過多久,鄧婆婆就接到電話,讓她去參加健康“分享會”,去了就可以免費領取收音機。

鄧婆婆

發了一把刀給我們,我們就回了。後來第二次,又打電話要我們去開會,我們還是以爲是領收音機,結果第二次他就推薦了那個什麼,藍月亮的一個洗手液要買。

鄧婆婆惦記的免費收音機一直沒發,但在這時,她又接到了電話。

我們現在在賣這個犛牛酸奶粉,雪域酵素(音),對身體蠻好。

就這樣,鄧婆婆開始進入到保健品銷售的“連環計”。

鄧婆婆

上了幾天課,我人是糊的,冇得一點思考能力,他怎麼說我就怎麼聽,一盒五千,買一盒送一盒,然後再送那個杯子,三份,三份就是一萬五。

巡查員暗訪

巡查員看到,這種保健品名爲原生態“白樺茸”,一份禮盒裏裝着5小瓶膠囊藥丸。產品瓶身和包裝盒上沒有任何批文、保健食品標誌“藍帽子”、企業執行標準和生產企業的衛生許可證。當鄧婆婆想找銷售人員退回這些東西時,對方卻總是找理由拒絕爲鄧婆婆辦理退款。

鄧婆婆

完全是被洗了腦,我最擔心的就是,這(保健品)也不能喫,我的那個錢也去了。

隨後,巡查員暗訪這家保健品營銷公司,發現對方十分謹慎。

工作人員:她通知你來的?

巡查員:

工作人員:那你等下一次打電話報名啊。

巡查員:下一次?

工作人員:現在已經報名報滿了。

同時,對於市民投訴的養生館誘導老人消費的問題,巡查員也來到了投訴中提到的江夏區紙坊花之都創業街二樓,發現這裏確實有很多五花八門的養生館。

這些養生館通過吸引大量老年人前來聽課、免費體驗、免費領禮品等模式,最終實現營銷目的。

養生機構營銷人員:我們推薦的是麗福健的儀器,你進來看一下。宇航員全用我們這個儀器,因爲它是無污染的、全天然的,我們不要錢。

巡查員:這個賣多少錢?

養生機構營銷人員:就一萬多。

養生機構營銷人員:我們這個(高電位治療儀)主要針對的是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比如腰痠、背痛、心腦血管疾病這些,我們這個肯定是正規的,要是不正規,政府早就給我們(關掉了)。

巡查員走訪發現,這條創業街的多個養生館都掛着聲稱自己的產品可以延年益壽、治療多種疾病的宣傳標語,專門針對重視健康養生的老年羣體。那麼這條創業街養生館的宣傳與經營模式是否符合規定?對於市民的投訴,相關部門又是否瞭解情況呢?

宋文明

江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調研員

這個我們接到過(投訴)也處理過,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們就是在去年(處理過)。

既然處理過,爲何這裏的養生館還大量存在,並且標榜自己的產品有治病療效呢?隨後巡查員向相關負責人播放了暗訪視頻。

巡查員:您覺得他這個裏面廣告有沒有違規的行爲?

江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調研員 宋文明:有違規。有時候我們去巡查,這個地方我們肯定有同志去過,巡查的時候沒有這種情況,就是你不去的時候,他忽悠老人,這個情況還是有,現在也不是說不存在。

巡查員:那你們這種巡查制度到位了嗎?

江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調研員 宋文明:肯定沒有到位,有這種情況就沒有到位。

巡查員點評

“洗腦”營銷、虛假宣傳,誘導老年人重金購買各種沒有保障的“保健品”的現象長期氾濫,市民對此深惡痛絕。而有關部門該監管的不監管,該處置的不處置,巡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執法滿足於“去過了”而不是“管好了”,不僅讓“保健品”銷售和養身館消費成爲監管空白,讓法律法規的嚴肅性打了折扣,更損害了執法部門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相關部門應該切實履行監管職責,拿出強有力的措施,對市民反映強烈的亂象出重拳、下猛藥,真抓真管、常管常嚴,爲市民營造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

武漢廣播電視臺

責編:歐陽謹文

編輯:齊雯 

本臺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