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竹木雕刻藝術,以雕刻材料分類,生活氣息濃厚,在中國有着幾千年的悠久歷史。

中國竹木雕刻格調高雅,是根與乾的一種造型藝術,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同時竹木雕還注重與詩書畫印相結合,表達思想感情,追求深遠意境。歷史上有造詣的竹木雕刻家,大都能書畫,通詩文,擅篆印。竹木雕刻作品通常有實用類和玩賞類兩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竹子、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

小欖聊傳統工藝,民間竹木雕——獨領風騷的原生態工藝

竹雕遺存少,無老貨

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和最善用竹製品的民族之一。竹子結實挺拔,虛中潔外,外表油潤,色澤近琥珀,而且具有渾厚堅韌的特性。被中國人視爲祥瑞之物,與植物中的梅、蘭、菊一樣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情感和性格。竹子在中國廣大的地域都有栽種,爲製作日用工藝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竹雕在中國由來已久。竹雕成爲一種藝術,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漸爲人們所識,並受到喜愛。竹雕發展到明清時期大盛,雕刻技藝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明清時期表現技法多樣,淺刻、淺浮雕、留青、圓雕等同時並行;品種除筆筒、香筒外,臂擱、竹根人物、動物與山石具備。但清代後期面目較爲單一,用刀平淺,常作陰刻,流行小像寫真、篆刻金石文字以及細密小字的銘文詩篇,並以再現書畫筆墨爲能事。

小欖聊傳統工藝,民間竹木雕——獨領風騷的原生態工藝

竹雕大體分兩類:一類爲竹面雕:如香筒、筆筒、臂擱、扇骨等;另一類爲立體圓雕:即竹根雕,可塑造出人物鳥獸等立體形象之物。

早期的竹雕製品遺存很少,至今所見多爲明清傳世品,一般渾厚古樸,構圖飽滿,佈滿器身,刀工深峻,常做深浮雕或透雕,線條剛勁有力,轉角出棱。

小欖聊傳統工藝,民間竹木雕——獨領風騷的原生態工藝

木雕歷史久,種類雜

木雕是以各種木材及樹根爲材進行雕刻,是傳統雕刻工藝中的重要門類。

木雕工藝在中國源遠流長,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生動的木雕製品。商周時代,木雕被納入國家管理範圍。遺留下來的木雕多爲禮器,裝飾方法已有施漆、鑲嵌和雕花等多種。

春秋戰國的木雕工藝分成了建築裝飾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禮祭等不同的木雕行業。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着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漢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動物、人物木雕俑,和車、馬、船、耳環等器物。木材易腐爛,漢代以前的木雕流傳至今非常不容易。

唐宋以來,越來越多的木雕多用於殿堂樓閣、廟宇民居的建築裝飾。日用品上的雕刻更爲豐富多彩。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爲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

小欖聊傳統工藝,民間竹木雕——獨領風騷的原生態工藝

明清時代的小型木雕擺件、建築木雕裝飾和木雕日用器物均大爲發展,並形成地方特色。如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等。建築裝飾木雕,出現不少以民間傳說、戲曲、歷史故事爲題材的作品;玩賞性木雕則注重發揮木質本身的美感,相形度勢,因材得意,成爲人們喜愛的藝術品。

小欖聊傳統工藝,民間竹木雕——獨領風騷的原生態工藝

木雕工藝歷史久遠,選材多樣,種類也紛繁複雜。作品的價格往往與其材質有着密切的關係。木質的優劣也就成爲木雕身價的組成部分。因此,市場上常可見到有以劣次木質冒充優質木材的現象,被冒充的主要是紫檀、黃花梨、紅木等名貴硬木質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