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人發的主要來源國,滿足着全球對假髮和織發等產品的需求。埃埃登的剪髮攤位坐落在蔬菜水果店和檳榔商店之間,她說:“在亞洲各國人的頭髮中,緬甸人的頭髮最柔軟,最受歡迎。”

隨着緬甸越來越富裕,在長達幾十年的軍事統治之後走向開放,人們擔心願意剪掉頭髮的緬甸女性會越來越少。

成本

頭髮的定價取決於其質量和重量,緬甸傳統的重量測量單位是“非斯”,每“非斯”大約相當於1.5公斤。埃埃登把頭髮擠壓放在一個破舊的稱上,通過手感估計頭髮的價格,並用剪刀剪下一束頭髮,來測試其硬度和光滑度。她把頭髮放在稱上,用小的砝碼測量出重量,然後把一筆錢交給顧客。

貼補家用

永盛市場的頭髮買家說,緬甸女性想要出售頭髮的原因多種多樣。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筆可以應急的現金,可以用於儲蓄和償還貸款等。

漂漂是一名21歲的學生,她說她想賣掉頭髮是“因爲長頭髮實在太熱了。”她一頭烏黑的長髮賣了45美元(約285元人民幣)。這一筆錢她會存下一部分,買一些衣服,剩下的捐給每天早晨在城市裏穿行的僧侶。

報道稱,若開邦是緬甸第二貧困的邦,飽受暴力困擾。在該邦的西部地區,人們認爲在動盪時期,頭髮交易是一種可靠的收入形式。

來自實兌州首府的凱友瑞17年前進入頭髮交易市場,他說:“在此之前,我從事編織行業,但購買原材料非常昂貴,獲得的利潤不足以滿足家庭的基本需求。”《糾纏:頭髮的祕密生活》一書的作者、人類學家埃瑪·塔洛表示:“緬甸有很多長髮女性,因爲太過貧窮而不得不賣掉自己的頭髮。”

一種無私的行爲

緬甸潑水節通常在4月,期間許多婦女和女孩會剪掉頭髮,當10天左右的尼姑。德差若然選擇成爲尼姑。她說:“我們真的不需頭髮,沒有頭髮感覺很好,你們也應該嘗試一下。”

圖爲在潑水節期間,一名年輕女子剪掉頭髮。

供不應求

曼德勒是緬甸北部的一個城市,在那裏頭髮分揀是一項大生意。曼德勒的貿易商擔心頭髮市場供不應求。泰溫是曼德勒的一位商人,已經在頭髮行業工作7年。他說:“之前,我只需要在本市收集女性的頭髮就行。但現在,我需要從孟加拉國和其他國家購買更多的頭髮。”

他認爲頭髮市場會繼續繁榮下去,但也擔心高質量頭髮供不應求。他說:“購買50英寸(合1.27米)長的頭髮越來越難了,因爲現在女性選擇留更短的頭髮。此外,頭髮燙染也會影響頭髮的質量。”

塔洛認爲,由於緬甸經濟比較貧窮,頭髮貿易行業暫時不會崩潰。但她也表示:“人們變得越來越富裕,也愈加註重外表打扮。查閱歷史資料時,你會發現即使在19世紀,頭髮收集者也總是在抱怨頭髮供應量已經殆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