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高寧:中國企業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只有一條路寧高寧:中國企業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只有一條路

6月21-22日,“信任鏈-價值鏈”2018創變者年會暨第六屆正和島島鄰大會在北京盛大開啓。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數十個商業熱點話題,150位實力演講嘉賓參與。

在22日的閉幕論壇,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作主題演講,就如何評價中國企業家,如何應對中美貿易衝突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寧高寧認爲,中國的任何一個進步都是被逼出來的,面對今天這樣一個大環境,如果企業自己沒有技術原創性的創造,未來就沒有任何可以競爭的活路和餘地。

以下是演講精編(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覈)——

企業家啥都不做,就算有格局也沒用

對企業家、對中國企業家作出評價其實是很難的,到底應該怎麼評價他們?

首先你自身得有這樣一個認知,你得知道企業家是社會里最中堅的、最有貢獻的、最能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羣體。有了這個認知之後,我們才能去作評價;如果沒有這個認知,很可能就會出現損傷甚至詆譭,這種情況下就很難做出公正的評價。

就中國來說,真正爲企業家提供空間的組織不多,正和島就是這樣一個有愛心的組織,爲大家提供了一個大環境,讓大家去交流與學習。

本來,這個社會並不需要這樣一個組織,因爲企業本身就有自身交流的方式,但中國需要,爲什麼中國需要?因爲在中國,企業家是一個長期被誤解的羣體。中國企業家這個羣體誕生的歷史比較短,它的作用、地位以及生活狀態都容易被社會和外界誤解。

中國做得還不錯的企業,幾乎都被攻擊過。你們不賺錢肯定不行,這不用說,但是賺了錢了也不對:人們批評你們積累了財富、生活奢侈了;你們要有道德責任、社會責任,你們做的慈善還不夠;而最近,又有很多人攻擊中國的企業沒有格局……這種現象在國外是很少見的。

我對這個現象很有感觸。中國企業本身所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創造價值被忽視了,在人們的評價裏,企業屬性被忽視了,反而添加了太多其它元素,你要做道德楷模,你要承擔社會責任,你要服務於其他羣體。

15年前,夏華(依文集團董事長、正和島副董事長)就開始帶領團隊穿梭於大山和都市之間,挨家挨戶地尋找繡娘,努力將瀕臨失傳的手工藝保護起來。

這是一名真正的企業家該做的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分散的社會資源組織起來,讓大山裏繡孃的手藝得到市場的認可。這不單單是錢和手藝的問題,背後折射的是真正的文化傳承,是有創造、有內涵的一件事。

但從歷史上來看,不論是商人也好,做買賣的也好,還是現在被稱爲企業家也好,都算不上一個多麼正面的形象,基本上都在不斷地被人批評。他們雖然積累了財富,但是在德道的制高點上,是不太被承認的。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中國人其實是一個對財富積累和傳承非常在意的民族,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家族企業也是非常多的,但人們對企業的地位、作用,承擔的社會職能並沒有充分理解。

這個世界本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資本的社會,會有很多文化的、政治的因素在裏面,每個人都可能從各自的角度給你們一些所謂的批評。所以我要提醒創業者、中小型企業,尤其是那些正在艱苦努力中的企業,對這些批評,真的不要太在意。

你自己要堅信,企業家最後一定是對的。現在也許有人批評你格局小,但你要用你的小格局把事情做好,最後就能變成大格局。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就什麼格局都沒有了,就算有了格局也沒用。

寧高寧:中國企業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只有一條路

應對中美貿易衝突,企業只有一條路

500億+2000億+2000億,從關稅、到知識產權保護、到中國製造2025……美國變本加厲、步步急逼,這也是中國在經貿問題上面臨的史無前例的挑戰。很多企業憂心起來,我們不是商務部,我們不是財政部,我們也不參加談判,作爲企業家,我們該怎麼辦?

所有的貿易爭端,它最終真正的解決,還是要落實到經濟活動中去,最終靠的還是企業。政府只不過是把規則變了,把企業競爭的戰場環境變了。如果今天真的被徵稅25%,企業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企業自身的管理、經營方式和創新方面的努力,去對付這25%的稅。

我是相信中國企業的,如果真被徵收25%的稅,中國人也一定會找到辦法把成本降下來,再過幾年還會強起來。因爲中國有企業家精神,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和外國人是不一樣的,中國的企業家精神根植於中國文化,中國人對財富、對生活、對家庭的重視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一個民族基因裏帶來的東西。

實際上,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不管今天有沒有貿易關係的改變,中國企業家都要去面對這個事情。如果企業自身不能進步,就算關稅降了也沒用。中國的企業得益於WTO,但並不是說沒有WTO就起不來,中國企業也一定會找到它自己的辦法,去解決它面對的市場經濟問題。

所以從某種層面上講,國家是企業的國家,城市是企業的城市,如果企業不強,國家也不會強大。要想國家變得強大,企業就必須變得更強大,企業是真正創造的主體。

寧高寧:中國企業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只有一條路

技術原創性突破,迫在眉睫

既然企業的創造性,企業家的創造性如此重要,爲什麼企業家還不能受到足夠的認可與尊重?鄭永年教授的一句話也許可以說明問題:我們真正原創性的,尤其是真正技術原創性的東西太少。

體制創新也好、商業模式創新也好、應用創新也好,這些我們都可以做。但是真正的探索物質世界的技術創新有沒有?那些立足長遠的、在短期內不計較收益的創新有沒有?我們必須得承認,現在更多的是短線的創新,大家都覺得掙錢越多、越快、越好。

當然,這個問題與我們所處的發展階段不無關係。發展初期,肚子沒喫飽,還很餓,自然是抓了飯就喫,喫飽之後就會拼命想、拼命琢磨接下來怎麼做。

近年來,中化集團也做了幾個比較成功的產品,比如環保製冷劑、橡膠防老劑等等,都實現了技術突破。其實環保製冷劑在幾年前就已經做出來了,打官司打了好幾年,花了1億美元去打這個訴訟,官司打贏了,產品站住了。其實不管你侵不侵權他們都會去告你的,因爲告你也是競爭的方法。

橡膠防老劑也是一樣,打了很久的官司,最終也打贏了。所以,沒有技術突破,在傳統領域裏想做一個產業出來是很難的。

我到中化之後去美國參觀過一個大企業,參觀回來後我說,以後可以不來了。爲什麼?幾乎不讓進門,它那個地方佔地幾平方公里,但他們基本上就在大堂裏接待一下,搞幾張圖給你看看,招待你喝幾杯咖啡就給你送走了。從這裏你可以看到,他們對創造性東西的保護欲有多強。

所以中國的任何一個進步都是被逼出來的,面對今天這樣一個大環境,如果你自己不去創造,那麼未來你就沒有任何可以競爭的活路和餘地。

寧高寧:中國企業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只有一條路

結語

今天我們面臨的環境,再次給了中國人一個創造的機會。今天再到中化去看一看,我們會非常欣喜地發現,創新、研發已經成了一個大趨勢。現在幾乎沒有人僅僅關注研發費用說太高了,最起碼大家會覺得這個觀念已經不對了;如果研發失敗了,也沒有人只想着怎麼去懲罰或批評。

我有一個預期,未來10年,中國大的技術進步將涵蓋幾乎所有領域,這是勢不可擋的大趨勢。中國這架飛機已經飛起來了,停不下來的。

最近,中化集團在內部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轉變,我們提出一個口號——科學至上。什麼意思?未來中化集團將全面以科學的、技術的、研發的、新產品的、創新創造的東西作爲唯一的發展方向、投入方向、投資方向、評價方向。

不管什麼業務,如果和技術、產品的創造創新沒有關係,我們就不做了,將集中精力轉向三大技術:石油化工技術、化工新材料技術、生命科學技術。

公司規模大一點,拐彎就慢一點,但我們有一個大的共識,就是任何條件下我們都要轉型。

幾年之後你會發現,這個公司變成了一個新技術公司。

寧高寧:中國企業應對中美貿易衝突,只有一條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