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首《別董大》將離別寫得豪邁大氣,展現了詩人豁達的胸襟。人的一生會經歷一場又一場的離別。

有相聚,就有離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會經歷一場又一場的離別。蘇軾有詞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於離別是歌吟不絕,湧現出很多關於離別的佳作。古時候,由於交通和通信的極爲不便,親友們可能會一別數載不能相見,甚至是此一別此生再也不能相見,故對於離別特別的看重。在離別之際,古人往往會有長亭送別、折柳相送、飲酒餞別等風俗。

長亭本是負責給驛傳信使提供館舍、給養等服務的場地,後來逐漸的演變成爲送別地的代名詞,歐陽修有詞寫道:“過盡長亭人更遠,特地魂銷。”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折柳相送,“柳”諧“留”音,贈柳表示留念,不忍分別,正如白居易的《青門柳》中寫道:“爲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在衆多送別的詩詞中,有的委婉含蓄,有的則豪放曠達,高適的這首《別董大》就屬於後者。雖然是寫送別,但高適的這首《別董大》將臨別贈言寫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令人讚不絕口!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別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爲“邊塞四詩人”。高適的大半生都處於潦倒困苦中,四十六歲時在友人的舉薦下做了一個小小的丘尉,後憑藉着真才實幹與獨具慧眼,在仕途上平步青雲,最終進封渤海縣侯。他的詩朔氣縱橫,壯心落落,《舊唐書》中寫道:“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詩的題目點出了送別的對象是董大。董大是指盛唐時期著名的琴師董庭蘭,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李頎在《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中寫道:“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盛讚董大高妙動人的演奏技藝。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這兩句詩是寫眼前所見之景。日暮黃昏,黃雲蔽天,北風狂吹,羣雁南歸,大雪紛飛,將離別時的景色寫得晦暗寒冷,襯托出離別時的傷感以及對友人依依不捨之情。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豪邁大氣,慷慨激昂,一掃離別時的愁苦,激勵着友人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於慰藉之中給人以信心和希望。人生的路很長,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難,應無所畏懼,一往無前。

孟子曰:“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真正的朋友懂你,欣賞你,知道你的優點,也清楚你的缺點,會包容你,會鼓勵你,同樣也會批評你。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這首《別董大》將離別寫得豪邁大氣,展現了詩人豁達的胸襟。既表現出對友人董大的真誠情誼,也激勵着友人勇往直前,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莫怨他鄉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