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特约记者姬廷顺 曹忠宏 通讯员秦秋红

郧山含黛披盛装,汉水欢歌迎贵客。8月30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郧阳区召开。来自省内80余个市、县、区的相关负责人250余人齐聚郧阳,聚焦易地搬迁,聚智脱贫攻坚。

当日上午,全体与会代表分成两个观摩小组,先后到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新村社区、谭家湾镇精准扶贫香菇产业园、杨溪铺镇香菇小镇、安阳镇安阳口社区易迁安置点现场观摩,深入了解郧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车队缓缓进入武当谷大道,经过龙舟广场,驶过汉江三桥,“柳陂镇是我区一个具有‘坝上江南,龙韵水乡’美誉的旅游名镇。”伴随着播音员解说,观摩人员第一站来到柳陂镇。

“我们眼前看到的是柳陂镇龙韵新村社区。该社区是柳陂镇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位于柳陂新集镇,总投资3.8亿元,占地160亩,集中安置柳陂镇24个村918户3211人。”观摩团人员来到龙韵新村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社区建设情况。

在听取情况介绍后,观摩人员纷纷提问:“搬得出,如何稳得住?”“搬来了如何脱贫致富?”“有哪些配套公共服务?”针对大家的疑问,工作人员又详细介绍说:“按照‘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户户能脱贫’的标准,在社区中心建设扶贫车间,农户家里办起扶贫作坊,带动易迁户就近就业。尊重群众传统生活习惯,每户落实1个万元增收项目、1分菜地、1个栏圈,配套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物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据悉,龙韵新村社区在建设上体现产城一体、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在安置小区配套建设文化扶贫商业街、扶贫车间等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50万人,带动就业500人,实现各项税收约400万元。

车队继续前行,穿过月亮湖,驶进郧阳岛,驶过汉江一桥,随后观摩团来到第二站——谭家湾镇精准扶贫香菇产业园。“昔日旧厂房,今日换新颜,该产业园是由原废旧厂房改造而成,是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产业配套工程。项目占地11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依托湖北裕佳菇业公司,建设香菇制棒车间100个,发展香菇1亿袋,形成25亿元产值,带动3万户贫困户致富。”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园区已入驻8家香菇加工企业,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7.6亿元,建设制棒车间30个,搭建点菌棚493个、养菌棚9667个、出菇棚48333个,生产菌棒4000万袋,可带动1万余贫困户脱贫致富。

“大家从右侧车窗可以看到一大片依山傍水而建的新房子,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杨溪铺香菇小镇。”车队经过郧府大道,转眼来到香菇小镇,该镇集中安置全区18个乡镇就近选址难、产业配套难、就业增收难、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4274户15096人,项目总投资10亿元,整理土地3000亩,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单体项目。

工作人员介绍说,香菇小镇由扶贫安置区和香菇产业基地、袜业车间三部分组成。其中,扶贫安置区占地面积1145亩;香菇产业基地总占地1000亩,带动安置区搬迁群众发展香菇1000万棒,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针织扶贫产业园招商引进袜业企业投资2.5亿元,计划安装织袜机2000套,年可生产袜子2亿双,实现产值5亿元,可安排就业3000人,人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

“一边建设扶贫安置房,一边建设扶贫产业基地,这样可确保贫困户搬进来就可以就近务工,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郧阳区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观摩团人员在车上相互交流说。

车上209国道,辗转来到最后一个观摩点——安阳镇安阳口社区。“该社区整村搬迁安置王庄、大柏树、冷水庙3个村861户1759人。社区采取‘车间+基地+易迁户’的模式,配套建设袜业扶贫车间和香菇种植基地,建成4个织袜车间,吸纳210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建设1个香菇扶贫车间,带动26户贫困户种植香菇25.5万棒,户均年增收1.6万元。”

在听完工作人员介绍后,观摩团人员随机来到居民刘刚家中,只见刘刚正在家中加工袜子,“家里几口人?住房面积多少?加工的袜子一双多少钱?”面对观摩团人员的提问,刘刚一一作了回答。当问到对搬迁点是否满意时,刘刚满脸笑容地说:“当然满意,原来我们居住的是石头房,现在住上了楼房,这可是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好事。”

上午11点30分,观摩结束,观摩团人员对郧阳区围绕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突出抓好 “户户走到、安幼养老、扶贫作坊、强基固本”四项重点工作给予一致好评。

下午2点30分召开会议,“郧阳区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把好的地方留给困难群众,把搬迁安置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合理确定建设水平,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大力推进扶贫车间进村、扶贫作坊到户,做到了以脱贫攻坚为抓手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副省长万勇充分肯定郧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万户16.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2万户6.4万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指示,坚持‘全域大集中、全优大配套、全员大产业’,引导易迁对象搬到好地方、找到好门路、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尚。”区委书记孙道军作交流发言。

会上,英山县、阳新县、建始县、宣恩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有关领导也作了交流发言。如何用活用好易迁政策?如何把政策变成真金白银,惠及贫困地区千家万户?如何做好易迁这篇文章,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与会人员思考着、议论着、记录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