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宋江云

今年6月28日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并形成了苏区振兴的“赣南模式”。2021年,赣州、吉安、抚州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169、2526、1795亿元,是 2011 年的 2.7、2.7、2.5 倍。

针对“赣南模式”意义、赣南苏区乡村振兴路径、赣州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战略、“湾区+老区”等话题,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博士,她曾承担过赣州国家级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区规划研究工作。

余晖认为,近年来,赣州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湾区思维、特区干劲主动对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湾区+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初见成效;但要更好地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赣州还要做好“对标大湾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借鉴国内先进产业园区经验,打造高质量创新空间和产业载体”等三方面工作。

赣州成为赣粤闽湘四省九市中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齐的设区市

澎湃新闻:您曾做过赣州相关研究,对于贛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战略实施十周年以来的变化,您感触比较深的有哪些方面?

余晖:赣南原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片区域经济发展曾远落后于全国和江西省平均水平。通过近十年的振兴发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赣深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拉近了湾区和老区的时空距离。如今,赣州农村的人居环境和面貌也让我印象深刻,还有就是赣州城市的框架也有了大城市的感觉。

赣州于都县贡江镇金桥村新貌。

澎湃新闻:您认为,以前赣南苏区经济欠落后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哪些?通过近十年的补短板强基础,这些制约因素有何变化?

余晖:赣州地域广,面积达3.9万多平方公里,在中、东部地区仅次于承德市,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了要素的聚集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变化体现在“三新”。

一是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新提升。赣州提出了以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构建组团发展空间格局。除构建全市 “四横六纵”快速路网,打通内部“经络”外,还畅通对外交通。赣州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被列为交通部试点,赣深高铁、昌赣高铁等建设运营让赣州步入了高铁时代,高速公路总里程占全省四分之一。开通了国际航班,形成了内外融通的交通网络。

二是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赣州打造了“1+5+N”产业集群,形成了现代家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纺织服装4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8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67家,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科研创新平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1年的0.32%提高至目前的1.58%左右,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0%,赣州成为赣粤闽湘四省九市中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齐的设区市,上市公司从2011年的3家增至2021年16家。

三是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赣州中心城区首位度明显提高,赣县撤县设区,蓉江新区起步区加速崛起。中心城区建成区超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200万。瑞(金)兴(国)于(都)“3+2”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一体化、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信丰县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等重点区域蓬勃发展,龙南撤县设市,步入赣南次中心城市建设快车道。

乡村发展不能各自为政,需要县域统筹规划

澎湃新闻:《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赣南要加快实施一批增强“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项目,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结合您在赣州的见闻,谈谈您对过去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的看法?

余晖:赣州曾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2020年底,21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贫困县、10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这过程中,赣州把工作重点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思维的转变,实施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网络扶贫、消费扶贫等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主要做法有三:一是充分联结农民利益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围绕脐橙、蔬菜、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及区域特色产业,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广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联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二是产业转移式工业持贫。通过转移输出、建设扶贫车间、开拓扶贫专岗等措施,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全市共建了900多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人口近6万人。赣州经开区的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生产线就是就业扶贫车间,实现了“送岗入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既方便照顾家人,又有一份稳定收入来源。三是电商富民消费扶货。通过现代商业技术和平台,让乡村的“好产品”变成消费者的“好商品”,全市贫困村实现4G网络和宽带网络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电商进农村全覆盖的设区市。

这一系列开发式扶贫举措找准了发展产业与增收脱贫的结合点,通过延伸产业链、引入新业态,增加了各地的“造血细胞”,全面提升产业带动能力。赣南脐橙入选全国首批三大产业扶贫典型范例,“瑞金市廖奶奶咸鸭蛋案例”“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脱贫车间案例”等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澎湃新闻:苏区、老区脱贫致富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过去十年通过发展产业,赣南苏区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背景下,您对赣南苏区的乡村振兴路径有何看法?

余晖: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总结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策,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的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纲领,是中国新的发展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

相比于脱贫攻坚任务,乡村振兴涉及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而且差异大。赣南苏区不少地方脱贫摘帽时间较短、返贫风险较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面临的困难较多。就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加强对口支援工作。

我认为,未来赣南苏区的乡村振兴需要从五维度精准发力。一是乡村发展不能各自为政,需要县域统筹规划。建议以县为单位,对区域内的乡村发展战略整体把控,围绕乡村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明确各县目标,以及资金的整合,产业的布局,项目的安排等,并充分发挥提供支援单位的资源优势,引入专家参与编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二是产业发展需要强调增加“造血细胞”。一方面,要进一步协助被帮扶地区建立政策清单,论证设计帮扶产业园或帮扶车间等项目,争取政策变成项目。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乡村新产业。充分利用赣州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的资源优势,运用高科技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创新红色旅游模式,并引导乡村承载部分城市服务功能,将会议、养老、团建、研学、培训等服务业态作为乡村发展的新产业,将城市需求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三是资金投入不能仅靠政府输血,需要调动社会力量。政府帮扶资金通过先输血、后赋能的方式,确实可以解决乡村某些问题,但产业发展庞大的资金需求很难通过财政资金来满足,需要政府之外的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但农业投资回报收益低、投资风险高等因素制束了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政府应着重完善乡村产业振兴的激励机制,细化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方式路径,从政策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明确配套优惠,有序引导资本下乡。

四是产业振兴经营组织模式不能僵化,需要充分联结农民利益。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广大农民的收益仍主要靠土地的租金,农民并没有充分参与并分享产业收益。赣南苏区乡村振兴要注重创新经营组织模式,一方面,在乡村建设运营过程中,要通过与社会资本的结合,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路径,实现农民共建共享。另一方面,要将乡村产业链更多留在县域,并建立收益分享机制,将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五是破人才困境不能局限人口返乡,还需重视人才下乡。乡村振兴目前面临的更大挑战是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年青干部队伍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但吸引人才不能仅靠情怀,需要政策激励,除通过落户、住房、财政、公共服务等方式吸引人才外,还要注重机制引才、资源引才,如:实施乡村CEO计划,聘请能人来经营乡村资产;建设帮扶创客中心,聚集农特产品的加工生产、农村电商等,吸引年轻人入乡就业创业;通过帮扶协作培养或引进农村生产能手、乡村旅游人才、乡村电商专业人员等农村产业人才,为乡村持续注入新活力。

赣南模式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澎湃新闻:有人认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这十年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并形成了“产业、教育、大病医保兜底三者有机结合”的赣南模式,您认为贛南模式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是什么?

余晖:一是高位推动,精准帮扶。赣州市自2012年起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赣州市积极落实政策,营造了税收“洼地”,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夯实平台,推动开放。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夯实基础发展平台,如:认定赣州为国家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肩负着新时期我国加工贸易试点示范、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将龙南经开区升为国家级经开区,并将南昌海关驻龙南办事处升格为龙南海关,促进了龙南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等。赣州累计获批国家级以上试点示范事项124个,成为获批国家级试点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

三是依托国家战略,补齐设施短板。对接国家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扶持政策,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先导工程,推出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大项目好项目。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共享发展。财政支出的近七成、新增财力近八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年来民生支出累计5560.11亿元,年均增长16.85%。此外,还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创新破解了稀土尾水治理世界难题,水土保持“赣南模式”在全国推广,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

澎湃新闻:赣南模式对于全国革命老区有何借鉴和示范意义?

余晖:赣南模式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落脚点。尤其要注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让广大老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赣南模式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要苦练内功打造好教育科创金融商贸等“六大中心”

于都县坚持把干部群众育成才,把科技人才用起来,争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扶持。

澎湃新闻:赣南是江西对接大湾区的桥头堡。作为江西省域经济副中心,赣州近年又提出了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您认为赣州应如何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发展助力,从而从省级副中心升级为更大能级的中心城市?

余晖:近年来,赣州大力实施城市能级提升行动,努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承载力和辐射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世界城市网络理论认为,处于重要节点位置的中心城市依靠各种要素网络流动的连通性,在全球或区域城市网络连接中承载着配置资源要素的核心功能。可见,中心城市地位的形成,来自一座城市同全国和全球其他城市的紧密连接,中心城市的价值也体现在能否为全国和全球其他地区提供高能级的服务。赣州从省级副中心升级为更大能级的中心城市,从根本上取决于赣州能否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提供何种能级的服务。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当好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赣州地处湘、闽、粤、赣中心地带,是江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要充分利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赣深高铁建成通车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加强与大湾区的通关协作,全面融入粤赣2小时经济圈。加快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高端产业功能外溢,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重点以打造百强千亿园区为目标,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围绕线路板上下游、稀土新材料和锂电池全产业链,着力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与大湾区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互动合作招商机制,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与大湾区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实现分工合作。

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打造好教育、科创、金融、商贸等“六大中心”。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除了综合实力强大,还承担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服务周边民生需求的职能。当前,赣州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全市上下大力推进教育、科创、金融、商贸物流、文旅、医疗六大中心建设。在落实国家战略方面,必须将紧紧围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蓝图,将国家部委相关对口支援项目需要牢牢抓在手中,争取更多改革试点、只争朝夕推动落实,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制度红利、政策红利。在经济产业方面,要进一步聚焦重点特色、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与大湾区共同构建强大的产业生态圈。在城市功能方面,突出革命老区、绿水青山、客家侨乡等独特内涵和形象,加快打造布局合理、品质优良、富有魅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增强对周边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澎湃新闻:区域、城市要想发展,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才。近年来各城市之间掀起的“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赣州,您认为赣州应该如何应对这场人才大战?

余晖:在经济学理论中,劳动力与土地、资本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三大核心要素。人才本质上是一种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人才流动往往伴随着技术、资金、信息等多方面要素的流动,人才流动特别是永久迁移所带来的技术、资金、信息及创新精神,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全国各地人才竞争趋于白热化,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也纷纷加入了人才争夺战。

赣州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集聚。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赣州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相对匮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创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缺乏“千人计划”等科技领军人才,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数较少,科技创新工作缺少充足的智力支撑。为此,赣州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人才政策试点,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人才制度先进经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用留”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赣州的宜居宜业环境,以集聚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健全人才发展平台为抓手,调动各方面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培育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湾区+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初见成效

澎湃新闻:赣州区域优势明显,正积极打造江西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您认为赣州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余晖:赣州是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前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近年来,赣州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湾区思维、特区干劲主动对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江西省出台《关于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来,赣州按照打造革命老区与大湾区合作样板区、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创新区和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等“三区一园”发展战略,做好“基础设施互通、产业互补、市场融合、资源共享”文章,加快融入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赣粤产业合作示范区南康片区、“三南”片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湾区+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初见成效。

为更好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赣州仍有必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对标大湾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提升投资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坚决避免制定内外有别产业政策,尤其是消除各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壁垒,推动选择性、特惠型产业政策向功能性、普惠型产业政策过渡。二是借鉴国内先进产业园区经验,打造高质量创新空间和产业载体。借鉴苏州工业园先进经验,引入国内外一流产业园区运营商,加大对赣粤产业合作示范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相关政策资源要相对集中投放,力争尽快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创新空间和产业载体。不断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各工业园区采取援建、托管、股份合作、“总部+基地”等多种方式与大湾区合作建设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特色产业园。三是强化赣州的城市品牌营销,营造粤赣“两小时经济圈”创新创业合作氛围。充分利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平台,大力宣传赣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举措和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提升赣州的显示度和美誉度。同时,要加强与大湾区媒体的联系,善用新媒体渠道,宣传推介赣州在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创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澎湃新闻:赣州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实现了快速发展,您认为赣州应如何增强自主科技创新,从而实现产业升级,避免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余晖:产业升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上世纪80年代,以港资为代表的企业大规模地将纺织、服装、印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等地区。珠三角地区正是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开始起步,逐步切入高新技术产业,再到近年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产业升级。随着沿海地区营商成本的上升,近年来制造业迁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首先,赣州应当抓住大湾区制造业产能迁移的契机,继续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更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当然引进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要防止盲目建设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光要保住制造业还要保住绿水青山,减轻转入产业的负外部性。

其次,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梳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强链补链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参与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龙南等条件较好的县市,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5G智能产业园。

第三,要加快建设赣粤边际教育科创中心。积极整合全市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电子信息、稀土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企业与国内重点实验室、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建立持续性合作,高标准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赣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科技转化质量。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