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宋江雲

今年6月28日是《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實施十週年。十年來,廣大幹部羣衆接續奮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並形成了蘇區振興的“贛南模式”。2021年,贛州、吉安、撫州三市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4169、2526、1795億元,是 2011 年的 2.7、2.7、2.5 倍。

針對“贛南模式”意義、贛南蘇區鄉村振興路徑、贛州打造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戰略、“灣區+老區”等話題,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了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創新與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餘暉博士,她曾承擔過贛州國家級加工貿易轉移示範區規劃研究工作。

餘暉認爲,近年來,贛州大力弘揚蘇區精神,以灣區思維、特區幹勁主動對接、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灣區+老區”跨省區域合作初見成效;但要更好地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贛州還要做好“對標大灣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借鑑國內先進產業園區經驗,打造高質量創新空間和產業載體”等三方面工作。

贛州成爲贛粵閩湘四省九市中金融機構最多、種類最齊的設區市

澎湃新聞:您曾做過贛州相關研究,對於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戰略實施十週年以來的變化,您感觸比較深的有哪些方面?

餘暉:贛南原蘇區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主體,爲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片區域經濟發展曾遠落後於全國和江西省平均水平。通過近十年的振興發展,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以贛深高鐵爲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極大地拉近了灣區和老區的時空距離。如今,贛州農村的人居環境和麪貌也讓我印象深刻,還有就是贛州城市的框架也有了大城市的感覺。

贛州于都縣貢江鎮金橋村新貌。

澎湃新聞:您認爲,以前贛南蘇區經濟欠落後的主要制約因素有哪些?通過近十年的補短板強基礎,這些制約因素有何變化?

餘暉:贛州地域廣,面積達3.9萬多平方公里,在中、東部地區僅次於承德市,交通條件、產業結構、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了要素的聚集導致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經過十年的發展,變化體現在“三新”。

一是城市功能品質得到新提升。贛州提出了以中心城區五區一體化發展規劃,構建組團發展空間格局。除構建全市 “四橫六縱”快速路網,打通內部“經絡”外,還暢通對外交通。贛州革命老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被列爲交通部試點,贛深高鐵、昌贛高鐵等建設運營讓贛州步入了高鐵時代,高速公路總里程佔全省四分之一。開通了國際航班,形成了內外融通的交通網絡。

二是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突破。贛州打造了“1+5+N”產業集羣,形成了現代家居、有色金屬、電子信息、紡織服裝4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羣,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584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067家,擁有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字號科研創新平臺,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011年的0.32%提高至目前的1.58%左右,產業創新驅動能力顯著增強。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突破50%,贛州成爲贛粵閩湘四省九市中金融機構最多、種類最齊的設區市,上市公司從2011年的3家增至2021年16家。

三是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贛州中心城區首位度明顯提高,贛縣撤縣設區,蓉江新區起步區加速崛起。中心城區建成區超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200萬。瑞(金)興(國)於(都)“3+2”經濟振興試驗區、“三南”一體化、會尋安生態經濟區、大上崇幸福產業示範區、信豐縣高質量發展示範先行區等重點區域蓬勃發展,龍南撤縣設市,步入贛南次中心城市建設快車道。

鄉村發展不能各自爲政,需要縣域統籌規劃

澎湃新聞:《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贛南要加快實施一批增強“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項目,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結合您在贛州的見聞,談談您對過去救濟式扶貧和開發式扶貧的看法?

餘暉:贛州曾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到2020年底,215.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個貧困縣、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在這過程中,贛州把工作重點從“救濟式扶貧”轉向“開發式扶貧”,實現了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思維的轉變,實施了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網絡扶貧、消費扶貧等一系列精準扶貧舉措,主要做法有三:一是充分聯結農民利益的農產品生產經營。圍繞臍橙、蔬菜、油茶等農業主導產業及區域特色產業,在全省率先創新推廣選準一個產業、打造一個龍頭、創新一套利益聯結機制、扶持一筆資金、健全一套服務體系“五個一”產業扶貧機制,聯結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增加收入。二是產業轉移式工業持貧。通過轉移輸出、建設扶貧車間、開拓扶貧專崗等措施,爲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羣衆提供就業崗位,全市共建了900多個扶貧車間,吸納就業人口近6萬人。贛州經開區的華堅國際鞋城有限公司生產線就是就業扶貧車間,實現了“送崗入村”,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既方便照顧家人,又有一份穩定收入來源。三是電商富民消費扶貨。通過現代商業技術和平臺,讓鄉村的“好產品”變成消費者的“好商品”,全市貧困村實現4G網絡和寬帶網絡全覆蓋,成爲全國首個電商進農村全覆蓋的設區市。

這一系列開發式扶貧舉措找準了發展產業與增收脫貧的結合點,通過延伸產業鏈、引入新業態,增加了各地的“造血細胞”,全面提升產業帶動能力。贛南臍橙入選全國首批三大產業扶貧典型範例,“瑞金市廖奶奶鹹鴨蛋案例”“龍南縣楊村鎮車田村脫貧車間案例”等入選全球減貧最佳案例。

澎湃新聞:蘇區、老區脫貧致富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過去十年通過發展產業,贛南蘇區實現了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新時代背景下,您對贛南蘇區的鄉村振興路徑有何看法?

餘暉:鄉村振興戰略是在總結新中國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與經驗的基礎上做出的重要決策,爲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共同富裕目標導向下的鄉村振興提供了行動綱領,是中國新的發展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

相比於脫貧攻堅任務,鄉村振興涉及的範圍更廣、規模更大,而且差異大。贛南蘇區不少地方脫貧摘帽時間較短、返貧風險較大,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面臨的困難較多。就此,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出臺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工作方案,加強對口支援工作。

我認爲,未來贛南蘇區的鄉村振興需要從五維度精準發力。一是鄉村發展不能各自爲政,需要縣域統籌規劃。建議以縣爲單位,對區域內的鄉村發展戰略整體把控,圍繞鄉村特色產業,按照“一縣一業”的思路,明確各縣目標,以及資金的整合,產業的佈局,項目的安排等,並充分發揮提供支援單位的資源優勢,引入專家參與編制,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二是產業發展需要強調增加“造血細胞”。一方面,要進一步協助被幫扶地區建立政策清單,論證設計幫扶產業園或幫扶車間等項目,爭取政策變成項目。另一方面,要支持發展鄉村新產業。充分利用贛州全國重點紅色旅遊區的資源優勢,運用高科技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創新紅色旅遊模式,並引導鄉村承載部分城市服務功能,將會議、養老、團建、研學、培訓等服務業態作爲鄉村發展的新產業,將城市需求轉化爲鄉村發展動能。三是資金投入不能僅靠政府輸血,需要調動社會力量。政府幫扶資金通過先輸血、後賦能的方式,確實可以解決鄉村某些問題,但產業發展龐大的資金需求很難通過財政資金來滿足,需要政府之外的力量發揮重要作用。但農業投資回報收益低、投資風險高等因素制束了社會資本投資的積極性,政府應着重完善鄉村產業振興的激勵機制,細化市場主體、社會主體參與鄉村產業振興的方式路徑,從政策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明確配套優惠,有序引導資本下鄉。

四是產業振興經營組織模式不能僵化,需要充分聯結農民利益。當前我國鄉村振興實踐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廣大農民的收益仍主要靠土地的租金,農民並沒有充分參與並分享產業收益。贛南蘇區鄉村振興要注重創新經營組織模式,一方面,在鄉村建設運營過程中,要通過與社會資本的結合,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路徑,實現農民共建共享。另一方面,要將鄉村產業鏈更多留在縣域,並建立收益分享機制,將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五是破人才困境不能侷限人口返鄉,還需重視人才下鄉。鄉村振興目前面臨的更大挑戰是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年青幹部隊伍穩定性較差等問題。但吸引人才不能僅靠情懷,需要政策激勵,除通過落戶、住房、財政、公共服務等方式吸引人才外,還要注重機制引才、資源引才,如:實施鄉村CEO計劃,聘請能人來經營鄉村資產;建設幫扶創客中心,聚集農特產品的加工生產、農村電商等,吸引年輕人入鄉就業創業;通過幫扶協作培養或引進農村生產能手、鄉村旅遊人才、鄉村電商專業人員等農村產業人才,爲鄉村持續注入新活力。

贛南模式爲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示範

澎湃新聞:有人認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這十年取得了重大發展成就,並形成了“產業、教育、大病醫保兜底三者有機結合”的贛南模式,您認爲贛南模式能取得如此成就的關鍵是什麼?

餘暉:一是高位推動,精準幫扶。贛州市自2012年起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對設在贛州市的鼓勵類產業的內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贛州市積極落實政策,營造了稅收“窪地”,爲產業發展打下基礎。

二是夯實平臺,推動開放。國家不斷出臺政策夯實基礎發展平臺,如:認定贛州爲國家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範地,肩負着新時期我國加工貿易試點示範、創新發展的重要使命;將龍南經開區升爲國家級經開區,並將南昌海關駐龍南辦事處升格爲龍南海關,促進了龍南經濟和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等。贛州累計獲批國家級以上試點示範事項124個,成爲獲批國家級試點平臺最多的設區市之一。

三是依託國家戰略,補齊設施短板。對接國家支持蘇區振興發展的扶持政策,突破行政區劃的束縛,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先導工程,推出了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大項目好項目。

四是以人民爲中心,注重共享發展。財政支出的近七成、新增財力近八成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年來民生支出累計5560.11億元,年均增長16.85%。此外,還注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創新破解了稀土尾水治理世界難題,水土保持“贛南模式”在全國推廣,打通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

澎湃新聞:贛南模式對於全國革命老區有何借鑑和示範意義?

餘暉:贛南模式最核心的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作爲一切工作落腳點。尤其要注重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讓廣大老區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贛南模式爲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示範,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要苦練內功打造好教育科創金融商貿等“六大中心”

于都縣堅持把幹部羣衆育成才,把科技人才用起來,爭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扶持。

澎湃新聞:贛南是江西對接大灣區的橋頭堡。作爲江西省域經濟副中心,贛州近年又提出了打造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您認爲贛州應如何爲江西乃至中部地區發展助力,從而從省級副中心升級爲更大能級的中心城市?

餘暉:近年來,贛州大力實施城市能級提升行動,努力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承載力和輻射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世界城市網絡理論認爲,處於重要節點位置的中心城市依靠各種要素網絡流動的連通性,在全球或區域城市網絡連接中承載着配置資源要素的核心功能。可見,中心城市地位的形成,來自一座城市同全國和全球其他城市的緊密連接,中心城市的價值也體現在能否爲全國和全球其他地區提供高能級的服務。贛州從省級副中心升級爲更大能級的中心城市,從根本上取決於贛州能否爲江西乃至中部地區提供何種能級的服務。

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當好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贛州地處湘、閩、粵、贛中心地帶,是江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要充分利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贛深高鐵建成通車的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加強與大灣區的通關協作,全面融入粵贛2小時經濟圈。加快承接大灣區中心城市高端產業功能外溢,加強重大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的共建共享。重點以打造百強千億園區爲目標,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圍繞線路板上下游、稀土新材料和鋰電池全產業鏈,着力引進一批強鏈延鏈補鏈項目。與大灣區企業、行業協會建立互動合作招商機制,引進一批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龍頭型、集羣型項目,與大灣區在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實現分工合作。

另一方面,要苦練內功打造好教育、科創、金融、商貿等“六大中心”。要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除了綜合實力強大,還承擔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服務周邊民生需求的職能。當前,贛州正處於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期,全市上下大力推進教育、科創、金融、商貿物流、文旅、醫療六大中心建設。在落實國家戰略方面,必須將緊緊圍繞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藍圖,將國家部委相關對口支援項目需要牢牢抓在手中,爭取更多改革試點、只爭朝夕推動落實,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制度紅利、政策紅利。在經濟產業方面,要進一步聚焦重點特色、關鍵領域、關鍵環節,不斷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與大灣區共同構建強大的產業生態圈。在城市功能方面,突出革命老區、綠水青山、客家僑鄉等獨特內涵和形象,加快打造佈局合理、品質優良、富有魅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不斷增強對周邊區域的綜合服務能力。

于都縣是中央蘇區時期中共贛南省委,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中央蘇區最後一塊根據地、南方三年游擊戰爭起源地、長征精神的發源地、中央蘇區全紅縣之一和蘇區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誕生了16位共和國將軍。

澎湃新聞:區域、城市要想發展,離不開人,更離不開人才。近年來各城市之間掀起的“人才爭奪戰”日趨白熱化。作爲勞務輸出大市的贛州,您認爲贛州應該如何應對這場人才大戰?

餘暉:在經濟學理論中,勞動力與土地、資本共同構成經濟增長的三大核心要素。人才本質上是一種優質的勞動力資源,人才流動往往伴隨着技術、資金、信息等多方面要素的流動,人才流動特別是永久遷移所帶來的技術、資金、信息及創新精神,是區域經濟增長和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源泉。近年來,全國各地人才競爭趨於白熱化,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也紛紛加入了人才爭奪戰。

贛州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人才的集聚。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贛州的高層次人才和優秀科技人才相對匱乏,高學歷、高職稱人員所佔比例偏小,創新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缺乏“千人計劃”等科技領軍人才,省級以上人才工程人數較少,科技創新工作缺少充足的智力支撐。爲此,贛州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國家各類人才政策試點,充分借鑑吸收國內外人才制度先進經驗,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引用留”政策環境;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贛州的宜居宜業環境,以集聚創新型創業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爲重點,以健全人才發展平臺爲抓手,調動各方面開發利用人才資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培育人才競爭的比較優勢。

“灣區+老區”跨省區域合作初見成效

澎湃新聞:贛州區域優勢明顯,正積極打造江西省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在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方面,您認爲贛州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

餘暉:贛州是江西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前沿,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聯動內陸發展的直接腹地。近年來,贛州大力弘揚蘇區精神,以灣區思維、特區幹勁主動對接、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江西省出臺《關於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來,贛州按照打造革命老區與大灣區合作樣板區、內陸與大灣區雙向開放先行區、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創新區和大灣區生態康養旅遊後花園等“三區一園”發展戰略,做好“基礎設施互通、產業互補、市場融合、資源共享”文章,加快融入大灣區“兩小時經濟圈”,贛粵產業合作示範區南康片區、“三南”片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灣區+老區”跨省區域合作初見成效。

爲更好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贛州仍有必要做好三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對標大灣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以負面清單爲核心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提升投資管理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堅決避免制定內外有別產業政策,尤其是消除各種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隱性壁壘,推動選擇性、特惠型產業政策向功能性、普惠型產業政策過渡。二是借鑑國內先進產業園區經驗,打造高質量創新空間和產業載體。借鑑蘇州工業園先進經驗,引入國內外一流產業園區運營商,加大對贛粵產業合作示範區等重點產業園區的支持力度,相關政策資源要相對集中投放,力爭儘快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創新空間和產業載體。不斷創新合作模式,鼓勵各工業園區採取援建、託管、股份合作、“總部+基地”等多種方式與大灣區合作建設優勢互補、協作互動的特色產業園。三是強化贛州的城市品牌營銷,營造粵贛“兩小時經濟圈”創新創業合作氛圍。充分利用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等平臺,大力宣傳贛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舉措和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提升贛州的顯示度和美譽度。同時,要加強與大灣區媒體的聯繫,善用新媒體渠道,宣傳推介贛州在產業發展、平臺載體、創業環境等方面的綜合優勢。

澎湃新聞:贛州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實現了快速發展,您認爲贛州應如何增強自主科技創新,從而實現產業升級,避免成爲勞動密集型產業基地?

餘暉:產業升級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上世紀80年代,以港資爲代表的企業大規模地將紡織、服裝、印刷、電子等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等地區。珠三角地區正是從“三來一補”、加工貿易開始起步,逐步切入高新技術產業,再到近年佈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了產業升級。隨着沿海地區營商成本的上升,近年來製造業遷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首先,贛州應當抓住大灣區製造業產能遷移的契機,繼續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打造更強大的產業鏈配套能力。當然引進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也要防止盲目建設而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光要保住製造業還要保住綠水青山,減輕轉入產業的負外部性。

其次,要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梳理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做好強鏈補鏈和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參與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程,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支持龍南等條件較好的縣市,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5G智能產業園。

第三,要加快建設贛粵邊際教育科創中心。積極整合全市科技創新力量,推動電子信息、稀土及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企業與國內重點實驗室、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研發中心建立持續性合作,高標準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贛州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提升科技轉化質量。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