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日报:发展高校游戏教育还缺点啥

专业里,有的在城市建设、建筑学、医学、工程技术相关专业里。

“游戏长期被误读,中国所有游戏行业和游戏教育都没有实质上切入到教育和传播板块当中。”罗青说。

高校游戏教育亟待跨界融合

“游戏领域不是传媒学科一家的事,它应该突破这个学科去跟工科、医学、航空等形成交互式的联合学科共建,这在中国学科体系中将是更大的突破,目前还一直没有做到。”罗青期待,未来有一天,游戏学科能在全领域学科中发挥作用。

乐高公司在国内公众看来是一家玩具公司。然而,在北欧谷歌中心的乐高实验室里,他们正在用虚拟视频的方式推动乐高玩具的营销以及城市规划建设。“这种实验室建设推动创新理念和行业命题,他最后会转化为行业的产业价值,菲亚特、乐高等全球领先企业全都有跟高校的联合研发实验室,目标指向推动各个领域的前沿创新,最终服务于企业发展。”罗青表示。

她认为,中国游戏教育的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是跨学科、跨界融合中要打破壁垒。原来我国所有学科和产业都是在既有的东西上做改革,但是游戏已经完全突破这个界限,让各个行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跨界传播,同时又给各个专业进行现代信息化的教育转型。

我们要在不同的学科中推动这种跨界的融合,让每个专业都要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来推动教育。游戏行业本身也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形成跨界融合。最后还要让游戏来推动产教融合。

此外,应该是在学科设计的前端,把全球新兴的命题,比如信息化命题和产业化命题放到教育模块当中来,否则,改革、招生、培养出的人才同样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国外在对游戏的认识中,游戏的理论体系已经不是娱乐文创行业本身,他实际上是融入到学科中去,原来传统学科要通过游戏作为一种教育和传播模式,我国目前还缺乏游戏理论体系的建构,下一步要在理论体系中进行细化梳理和改革。

毋庸置疑,游戏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未来还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发展方向,但这种正向作用仅仅是游戏潜力的冰山一角。“应该让游戏回归到更加健康的教育方式和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中去,如果让游戏真正成为一种有益的、正向的教育模式,游戏的产业机会将会更大,也会在社会中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罗青表示。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