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

中國人壽1月29日晚間發佈“2018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0%至70%”的業績預告,引發市場對A股上市保險公司業績普遍大幅下滑的擔憂。不過,從多方信息分析來看,中國人壽去年業績“跳水”或僅爲個案,不具有行業普適性。

綜合上證報保險業調研和主流投行最新觀點來看,中國人壽2018年業績大幅下滑,或存在集中確認股票浮虧、平滑利潤的可能性。隨着相關股票減值壓力的集中釋放,其2019年利潤有望大比例強勁增長。

來自中金保險研究團隊的點評認爲,預計中國人壽大部分存量股票浮虧已經在2018年四季度確認,因此2019年股票減值壓力大幅下降,疊加2018年利潤的低基數,預計2019年公司利潤將同比增長50%以上。此外,自2018年中國人壽完成管理層換屆後,新業務重拾增長動力,2019年“開門紅”新單保費增長重回行業領先水平,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

更爲重要的是,中國人壽2018年業績“跳水”或只是個案,不代表上市保險公司整體利潤表現不佳。

原因有兩點:一是,根據行業以往實操案例,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準備金、投資資產劃分、財務再保險等方面的確具備平滑利潤的巨大彈性,當然這些利潤平滑“戰術”都是在合規的前提下進行的。但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其餘上市保險公司暫無因人事變動等客觀原因而存在平滑利潤的明顯訴求。

二是,根據銀保監會本週最新披露的行業數據,截至2018年末,整個保險業的淨資產爲20154.41億元,較2018年初增長6.95%。佔行業一半以上份額的上市保險公司的淨資產表現,理應不會差。一般來說,淨利潤增長表現與淨資產表現應相吻合,因此上市保險公司2018年整體淨利潤表現同樣不會太差。

新華保險昨晚披露的2018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已從側面印證了上述分析。新華保險公告稱,該公司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2017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26.92億元左右,同比增加50%左右。

新華保險在公告中闡述的2018年業績預增主要原因是: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變更的影響。該公司以資產負債表日可獲取的當前信息爲基礎確定保險合同準備金的相關假設,並將假設變更所形成的保險合同準備金的變動計入利潤表。“對於傳統險,本公司以中國債券信息網站上公佈的保險合同準備金計量基準收益率曲線爲基礎確定折現率假設。2017年度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的變更增加了保險合同準備金,而2018年度該項假設的變更減少了保險合同準備金。”新華保險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