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五年級小學生,跌跌撞撞開始摸到青春期門檻,性別意識萌生,男女生互相開始 " 嫌棄 "。對他們來說,情書是一個敏感又新奇的話題。當五年級孩子寫情書時,老師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指責、沒收還是轉移話題?

駱倩雲是杭州市青藍青華實驗小學的一位班主任。在一個多月前,她帶的 503 班也出現了 " 情書 ",她不僅沒有遮掩,反而還大大方方點評起來,甚至還教孩子怎麼寫好一封 " 情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引起班級風波的 " 情書 " 事件,最後還成了促進全班學習的一樁好事。

五年級性別意識萌生

男生的 " 情書 " 惡作劇掀起班級風波

那天中午,駱老師像往常一樣查看班級衛生,剛踏進教室,就接到了 " 集體投訴 " ——" 駱老師,駱老師,張同學他惡作劇寫情書!"一個女生大聲報告。話音剛落,周圍的孩子立即跟着 " 投訴 ",搶着把情書送到駱老師手邊,看來 " 受害者 " 不少。

駱老師看了看這些 " 情書 ",幾張皺巴巴的小紙條,每份的內容都很直白,就只有一句 " 我喜歡你 "。寫情書的孩子頗有 " 小計謀 ",紙條末尾署名分別是班裏不同孩子,只可惜熟悉的字跡暴露了身份。

收到情書的同學們判斷出,這一定是小張同學的惡作劇。小張是個比較調皮的男孩,平時總愛闖點小禍。這次因爲覺得好玩,他寫了好幾份 " 情書 ",塞進班裏幾位同學的抽屜裏。雖然惡作劇立刻被識破,但在班裏還是引起了風波。

瞭解原委後,駱老師明白過來,所謂 " 情書 " 只是惡作劇。但看着班裏熱鬧的反應,孩子們都在羞澀地竊竊私語、捂嘴嬉笑,她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做點什麼。因爲對五年級孩子來說," 情書 " 是個新奇隱祕,又有些難以啓齒的名詞。

" 五年級的孩子其實已經有了性別意識,班裏的男女生現在開始會互相‘嫌棄’。比如前幾天下雨,我讓沒帶傘的男女生合撐一把傘,結果男孩寧可淋雨跑出去,也不想和女生一起撐傘。" 駱老師繼續舉例," 平時也會有孩子偷偷來告狀,駱老師你知道嗎,我們班誰誰誰喜歡某某某。"

注意到這點,駱老師也在找合適的契機,想和同學們聊聊青春期的話題。" 按照常理出牌,狠狠批評小張,並好好教育全班同學,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孩子們走出‘情書’的窠臼?"

這位班主任教五年級小男生寫情書!看完大家都服了

駱倩雲老師

" 我告訴自己淡定,這個年紀的孩子寫情書,應該是單純無意或好奇心使然。如果現在簡單搪塞,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怎麼辦?" 駱老師覺得,有必要大大方方講一下 " 情書 " 這回事。

藏着掖着不如大方點評

這裏有個老師教孩子寫 " 情書 "

藏着掖着,火只會燒得更旺,坦誠布公纔是上策。駱老師決定將計就計,先大方欣賞一下孩子寫的情書。" 小張,寫情書文筆要求很高,駱老師都不會寫," 駱老師打開情書說," 讓我們先看看,你的文筆怎麼樣。"

班裏不少同學都 " 欣賞 " 過小張的情書,這回從語文角度分析,立刻找到了一堆 " 槽點 ":

老師,我覺得小張寫得太肉麻。

情書寫得太俗氣,沒有水平!

數也太少,文筆不咋地。

和駱老師預期的一樣,孩子們紛紛搖頭。

" 小張,情書講究情真意切,就像同學們說的,你的情書恐怕需要重寫了。" 此時,孩子們也附和點頭,說到 " 情書 " 二字已經不再難以啓齒。

駱老師接着說,"‘情’有很多種,不光是情侶伴侶的愛慕之情,還可以是對父母的養育之情,同學朋友的友誼之情,兄妹之情 ……不管你寫的是哪種‘情’,首先你都得表達真實的情感。"

駱老師以此爲教育契機的開端,順便讓小張同學提升寫作水平,鍛鍊書寫情況,"請你任選你身邊的老師、父母、同學、朋友其中的 4 位,向他們表達你最真摯的感情,800 字。"

任務剛佈置完,座位上不吭聲的小張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800 字對五年級來說,還真是不小的挑戰。當天徵得家長同意後,駱老師放學陪着小張,留在教室寫了一個小時的 " 情書 "。

第二天,駱老師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深情並茂朗讀了小張寫的 " 情書 "。這次情書寫得密密麻麻,寫到了父母和老師。不得不說,小張的確是用心在寫這封信,其中有些細節描寫得很到位——

您對我說,不要天天留下來做‘留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講。我訂正完要回家時,您打了個哈欠,我知道您很想睡了,而您卻陪我到這麼晚 ……

聽到寫給語文老師的這段時,小張居然慢慢低下頭,若有所思。其他孩子聽着,似乎也被打動,臉上的笑容慢慢褪去。其他孩子聽完也給出點評——書寫有待提高,文筆有進步,具有真情實感。小張同學懂得感恩——孩子們點評得很中肯,看來有效果 !

任務升級——分享 " 情 " 詩

一封情書成就了促進學習的好事

教育到此,孩子們說起 " 情書 " 不再遮掩忸怩,這件事貌似可以告一段落。但駱老師的新點子又冒出來了:

小張雖然調皮,但平時愛看課外書,知識面廣,口才也不錯。不如結合他的優點趁熱打鐵,從寫 " 情 " 書過渡到享 " 情 " 詩,藉此以點觸面,如果能帶動全班學習詩歌的氛圍,那就更妙了。

" 小張,怎麼讓你的文筆更上一層樓?" 駱老師的問題一出來,底下同學就幫着出主意," 老師幫你想了個方法,你向古人藉藉智慧,找三首表達情感的詩,下週一請你和全班分享。"

一聽終於不是書寫的作業,小張立即同意。他還帶着自制的 PPT,從詩歌背景、作者生平各個角度,向全班分享了《遊子吟》在內的三首 " 情詩 ",底下的孩子聽得很入迷。

隨後,意外的驚喜也來了,班裏的小胖子舉起了肉乎乎的手:" 老師,我也想分享詩歌,下次能讓我來嗎?"

當事人小張分享完這一次還不夠,酷愛歷史的他還問駱老師," 我還想再分享有關各朝代的歷史,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其他的同學也開始毛遂自薦:" 自己看過的書籍能和大家分享嗎?"

大家的注意力慢慢開始轉向學習和閱讀中,漸漸忘記了掀起班級風波的 " 情書 ",而且成就了一件促進學習的好事。在這樣的氛圍下,駱老師組織了每週定期的班級讀書分享、詩歌分享會,每個人至少有一次分享的機會,促使他們看更多的書,並且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

這位班主任教五年級小男生寫情書!看完大家都服了

駱老師和她的 503 班

" 成長道路上總會有類似的小插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充滿思想的個體。" 駱老師說," 教育孩子的過程很長,我們要多些從容,多些包容,多些溫度,善待孩子成長路上的‘小錯誤’,在他們心中多埋下情感和希望的種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