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傳承古硯製法,王躍澤在全國各地蒐集澄泥古硯,並在人馬寨村的老宅上,建起了中國第一家以澄泥古硯爲專題的民辦博物館“研山草堂澄泥硯古硯博物館”。如今,“澄泥硯”“捶草印花”“地坑院”已經成爲人馬寨村乃至三門峽市特有的民俗文化符號。

造型各異的澄泥硯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攝

□河南日報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河南日報通訊員 張廣傑

6月1日,在三門峽市陝州區西張村鎮人馬寨村,王躍澤打開硯窯封口,小心地取出一隻只金蟾硯、虎頭硯、天鵝硯,吹去上面的菸灰,仔細地觀察。

“這一窯出來的都是鱔魚黃和硃砂紅結合的顏色。古人說澄泥硯鱔魚黃爲上,硃砂紅次之,然後是玫瑰紫,所以這次燒出來的是最好的顏色,但是燒裂的、殘破的較多,成品率不是太高。”王躍澤說。

澄泥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據《陝縣誌》記載:“澄泥硯,唐宋皆貢。按此硯今產於人馬寨村王玉瑞製造有年。土質如紅石,碾碎成粉,摻和爲料甚佳。”唐代的一些重要典籍都有對澄泥硯的記載。

王躍澤是陝州澄泥硯第六代傳承人,也是陝州古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人。爲了傳承古硯製法,王躍澤在全國各地蒐集澄泥古硯,並在人馬寨村的老宅上,建起了中國第一家以澄泥古硯爲專題的民辦博物館“研山草堂澄泥硯古硯博物館”。

“人馬寨所產古硯臺紋飾生動古樸,硯臺背面都印有產地與作者姓名,如河南陝州澄泥古硯人馬寨村玉瑞堂造、陝州人馬寨銀沙盧硯工藝局王福堂造等。”王躍澤介紹。

在蒐集陝州古硯的同時,王躍澤認真鑽研燒製澄泥硯的古方,並刻在石碑上以示後人。近年來,他在古硯博物館原址上進行了擴建,成立“陝州人馬寨王玉瑞澄泥硯展示館”,被省文化旅遊廳公佈爲“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展示館”。

在人馬寨村,像王躍澤這樣恪守傳統、一脈傳承的村民比比皆是。王躍澤的鄰居朱秀雲,把自家院落改建爲“朱秀雲民間藝術館”,展示捶草印花技藝,目前是“捶草印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村民王四虎是“地坑院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村民侯引綢是陝州剪紙非遺傳承人。

如今,“澄泥硯”“捶草印花”“地坑院”已經成爲人馬寨村乃至三門峽市特有的民俗文化符號。爲了更好地保護好這些黃土塬上的民俗文化,這些非遺傳承人紛紛建立傳習所,召開專題研討會,讓更多人走進人馬寨,瞭解黃土文化。

在三門峽,隨着對仰韶文化遺址廟底溝類型的進一步發掘,從廟底溝村蜿蜒至人馬寨村的火燒陽溝區域的仰韶文化遺存,爲研究黃河流域中原文明的演變進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

“人馬寨村是省級美麗鄉村、省級民俗文化古村落(特色村),目前有非遺傳承人30多人,傳承的門類各有特色。我們正在對部分地坑院院落進行改造,打造一批地坑院民宿和農家樂,進一步提升鄉村旅遊的硬件設施,讓更多人來認真品讀、瞭解人馬寨古文化。”談到村子的未來,人馬寨村黨支部書記王新後信心滿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