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奶奶說,前幾年,老伴兒身體還硬朗時,他也經常去社區會診,“他看心臟病、高血壓,我看糖尿病。退休後,袁奶奶一直離而不休,在她的牽頭下,聯合科裏及其他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已退休主任及在職的專家一起下到社區,成立了“北京市社區糖尿病研究”課題組。

每個週四下午,在北京同仁醫院西區門診樓1019辦公室,總會有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奶奶準時出現,披上整潔的白大褂,爲遠道而來的門診病人解除痛苦——她就是北京同仁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北京市糖尿病防治辦公室主任,88歲的老教授袁申元。

已是耄耋之年的袁奶奶,現在每週還要奔走於3個社區醫院,帶領自己的學生和社區醫生開展義務會診,工作的勁兒頭絲毫不比年輕人差。每當有人問起:“您這麼大年紀怎麼還在出診呀?”她總是笑着說:“就是想多學一點,讓自己退步的慢一點。”

消化科主任醫師 創立同仁醫院糖尿病科

1

上週五下午,本應在家休息的袁奶奶特意從家乘地鐵來到醫院的辦公室,與記者赴約。“我每個禮拜有三個半天在社區出診,禮拜一在勁松,禮拜二在左家莊,禮拜三在三里屯。”88歲的袁申元思路清晰,講起話來有條不紊,“因爲在社區會診時會有一些病人需要到同仁醫院檢查,我自己就週四再出個門診,讓他們過來,不行就給他們加個號。”處處爲病人着想,時時想着工作,袁奶奶笑稱自己是個“工作狂”,殊不知這樣忘我工作的狀態,她已經堅持了將近70年。

1950年,一心想着“到北京看看天安門”的袁申元考入了當時的北京大學醫療系,開啓了自己的醫學生涯;1954年,袁申元進入北京同仁醫院實習,1955年畢業後,她作爲黨員被留在同仁醫院工作。工作之初,袁申元被分配到消化科工作,憑藉豐富的知識和臨牀經驗,她很快從主治醫師升到副主任醫師,又做到了主任醫師。

1982年,由於對微循環障礙性疾病深有研究,已在消化內科卓有成就的袁申元開始涉足糖尿病學科。“像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都存在微循環的障礙,但是從我們和清華大學自主研發的微循環自動測速儀記錄顯示,糖尿病的微循環障礙最嚴重。當時醫院的心臟科、神經內科都很齊全,唯獨沒有糖尿病科,所以我從微循環研究的角度來看,覺得應該延伸成立一個糖尿病科。”

於是,袁申元開始向醫院申報成立糖尿病科室。“當時的條件比較艱難,所以我主動申請從我們消化科裏拿出10張牀收糖尿病的病人。”1990年,同仁醫院消化內科分出10張專收糖尿病人的病牀,這是糖尿病科的雛形;1992年北京同仁醫院正式建立糖尿病科,與此同時,作爲北京同仁醫院糖尿病學科的帶頭人,袁申元開始帶內分泌學科的研究生,培養糖尿病專業人才。

“科室剛剛成立,我在糖尿病學科領域上還算是很‘嫩’的,爲了得到更好的鍛鍊,我們接下了國家衛生部在全國糖尿病患病率北京地區調查的研究課題。”袁申元說,1993年起,她開始率領課題組在北京地區作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共調查20682人,地域涉及城區、近郊、遠郊和部隊,特別是對難度很大的郊區農村人口也作了調查。1年的調查時間內,大家走了33個鄉鎮、15個工廠、17個居委會、11個連隊,“每份化驗樣本我們都很認真檢查兩次,並保留,確保了第一手資料的真實,爲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任糖防辦主任 建立18個區縣仿製點

2

在袁申元和同事們的努力下,1995年,北京市成立了糖尿病防治辦公室,袁申元擔任北京市糖尿病防治辦公室主任。從那時起,她便帶領同事們走出大醫院,開始支援基層醫院。“糖防辦的主要職能是在北京市18個城郊區縣建立防治點,所以我就帶着我們科裏的人下到社區去了,我們的工作半徑也從同仁醫院就移到了醫院外面。”袁奶奶回憶說,“當時我們跑很多地方,除了城區的社區以外,大興、昌平、門頭溝、延慶、懷柔、平谷等遠郊區縣我們全都去。所以從1995年到現在,我們都在基層,雖然我們在醫院都有各自的工作,但每個禮拜總要騰出幾個半天下到基層,不光我下去,我科裏的副主任也下去,大家都去會診,幫助基層醫院解決一些疑難的問題。”

“基層醫院的需求很大,提高他們的水平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那時,我就開始了培養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袁申元和同事還以“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防治”爲課題,爲基層醫務人員開班授課,系統地爲基層醫院傳授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知識。既要顧好醫院的本職工作,還要做好基層醫院的幫扶工作,同時還承擔着研究生的教學、科研課題的研究等多項任務,袁申元退休前幾乎是沒有休息日,週六、週日也在工作。“那時我還是北京北京消化系疾病學會主任委員,既要管消化的事,又要管糖尿病的事,一人幹兩份工作。”袁申元笑着說,“雖然工作很辛苦,任務很艱鉅,但是在這種高壓的前提底下,任務越多也越促使我們不斷提高、前進。所以我就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工作狂’的印象,我自己感覺就是挺努力的。”也正是因此,袁奶奶被評爲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直到2002年才退休。

率先探索新模式 實現糖尿病社區管理

3

退休後,袁奶奶一直離而不休,在她的牽頭下,聯合科裏及其他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已退休主任及在職的專家一起下到社區,成立了“北京市社區糖尿病研究”課題組。從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間,他們以鍥而不捨的堅持,獲得市衛健委的三次立項批准,對包括西城、東城、朝陽、海淀、豐臺等25個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長期的糖尿病防治跟蹤研究,項目共有200多位全科醫生參與,管理了4000餘例糖尿病患者。去年年底,上一組課題剛剛結題,前不久,新的課題研究又被科內的年輕人提出來,大家正在爲下一個“十年計劃”努力。“這在國內和國際上還沒有人完成,而我們率先探索出中國人目前在糖尿病社區管理的新模式、新經驗,被國際糖尿病聯盟推舉爲發展中國家糖尿病管理樣板。正因如此,我和同道一直堅守的工作才更有意義。”袁奶奶現在每週奔走的社區會診,就是在爲課題組提供支持。雖是項目的主要領導和堅持研究的老專家之一,但袁奶奶特別謙虛,她說:“我的工作就是幫年輕人看看攤兒,能借助他們的力量學習,我也挺高興的。”

對待每位病人,袁申元只有兩個字:“耐心”。每次進社區會診,她都會按照三甲醫院看病的模式,詢問每位病人的病史,爲病人進行體格檢查。“‘平等仁愛,患者至上’這是醫生一輩子的誓言,所以我不敢馬虎。每個病人我都會量血壓,要聽心肺、聽聽頸動脈有沒有雜音,檢查足背動脈搏動和下肢腫不腫……這些我都得查一查。”袁奶奶說,在系統的檢查過程中,她就經常會爲患者查出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病。有一個18歲的外地小夥子,爲袁奶奶慕名而來,找她看糖尿病。在爲他檢查心肺的時候,袁申元發現了異常,“這個孩子並沒有症狀,我在檢查時就聽出他的心臟部位有很響、很粗糙的雜音。隨即就讓他去做了超聲心動圖的檢查,確定他是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袁奶奶告訴記者,由於條件限制,小夥子原先根本沒有做過心臟的檢查,也對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我就跟他講,糖尿病可以放一放再治,現在最重要的是治好先天性心臟病,需要儘快進行手術。”在袁奶奶的建議下,小夥子去阜外醫院做了手術,解除了心臟上的病痛。

“我還碰到過各種各樣的病人,有些人得了腫瘤,甚至白血病……很多實踐告訴我,病人們患的都不是單一的病,一個人經常會有複合的問題。所以我在社區會診也不敢馬虎,甚至更加認真。”如果沒有問仔細、看仔細,漏掉了哪個疾病,耽誤了病人,我會從心底裏責怪自己,而且這種責怪沒有辦法補救了。”袁奶奶欣慰地說,“到了基層社區以後,不僅僅是一個單方面的付出,自己也在病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促使自己不斷的提高。我們到基層還要向社區的全科醫生學一些基層的知識,因爲他們接觸的疑難雜症比我們多。我還一直在做臨牀工作,給病人解決一些問題、緩解他們的病痛,給病人家裏帶來一些快樂,可能還會給基層大夫一些幫助。除了去社區會診外,還要爲基層醫師的提高經常操心,幫助他們出題目、寫論文,反覆修改才得以發表,十多年中,不少人從主治醫師晉升爲副主任醫師、少數還晉升爲主任醫師。社區醫師隊伍提高了,使病人真正獲益,自己才覺得日子沒有白過,每天很充實、很快樂。”

從不去看養生貼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4

採訪間隙,袁申元突然站起身來,從冰箱裏拿出一瓶冰水,開心地“小酌”了幾口,88歲的袁奶奶像個孩子似的調皮地說道:“我少喝一點,少喝一點。”其實,袁奶奶不僅牙口好、胃口好,耳朵也不背,腿腳也特別利落,沒有患上任何慢性病。

說起保養祕訣,袁申元說,她每天都堅持做一些適當的鍛鍊,“每天行走15分鐘,做一套適合自己的操。每週四坐地鐵到醫院出門診。”雖然已有88歲高齡,但袁奶奶的思想很年輕,用微信聊天、辦公都不在話下,“但是我不會去看網上那些‘養生帖’,今天這個不讓喫了,明天那個又不讓喫了。我覺得合乎自己的需求,就是最科學的。”

如今,袁申元和94歲的老伴兒一起生活,兩人相互照顧,相濡以沫。“我們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就按照自己的需要,喫好三餐,規律生活。”老伴兒是袁申元的大學同學,退休前是同仁醫院心內科主任。袁奶奶說,前幾年,老伴兒身體還硬朗時,他也經常去社區會診,“他看心臟病、高血壓,我看糖尿病。”兩人在爲基層病人服務中,一直志同道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