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朝陽區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鄒聰

酷暑漸消,天氣漸涼,本週日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節氣——白露。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因氣溫降低,晝夜溫差大,水汽會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成水珠,而秋季五行屬金,與白色相應,故以白形容秋露,曰“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具體時間約在每年的9月7日至9日之間。民間有句諺語“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提醒人們注意護陽養陰。下面即從起居、飲食、情志三方面談談如何護陽養陰,保養身體。

一、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

白露時節是天氣溫差最大的時候。正午時天氣炎熱,而早晚氣溫較低。天氣轉涼,不能袒胸露體,需注意保暖,尤其是早晚要多添衣物,還要注意腰腹部、膝關節保暖,特別是病人、老人及體弱者。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能提醒機體開始收斂陽氣,對於冬之收藏陽氣有利。睡前熱水泡腳有斂陽之效,注意用溫水泡、沒過腳腕,泡15至30分鐘,至身體微微發熱爲宜。

二、食酸少辣忌寒涼,肺清腹暖脾胃康

白露時節,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在飲食調養上宜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達到護陽養陰之目的。秋屬肺金,酸味可收斂補肺,而辛味則發散瀉肺,此時宜收不宜散,故宜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如橘子、柚子、山楂、蘋果、檸檬、白蘿蔔、西紅柿等,少食辣椒、韭菜、蔥、姜等辛味食物。同時切勿過食寒涼之品,如西瓜、苦瓜等,陽氣初收,脾陽未復,最需注意,否則秋季頻發腹瀉。白露時節,人們比較容易出現脾胃弱、消化差的症狀,宜多喫易吸收、有補養作用的粥品,如蓮子百合粥、小米山藥粥等。

三、精神調養以收爲要,心境寧靜宜喜勿悲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秋三月,此謂容平……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也就是說,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自然界之變化,或外出秋遊,登高賞景,令人心曠神怡;或靜練氣息,收斂心神,以保內心寧靜;或多與朋友交流,轉移低落情緒,以免心生抑鬱。白露時節,人們容易產生“悲秋”,依情志相勝理論,“喜勝悲(憂)”,因此要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情愉快。飲食補充亦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辦法,多飲菊花、枸杞茶,多食核桃、魚類等磷脂豐富食物,均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憂鬱”情緒。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做好日常的預防保健非常重要,在此祝福大家身體安康,闔家幸福。

文章來源:朝陽中醫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