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體店運營缺乏流程、規範、表單,管理就會出現混亂:沒有系統的標準化管理工具,每次遇到問題,創業者都需要思考對策很長時間。實體店好的管理效果是建立在規範化的管理制度上的,否則,就會出現行動不統一等現象。

在互聯網大電商的強勢衝擊下,實體店堅守到今天,雖然靠良好的實際體驗扳回了一局,境況沒有前些年那麼絕望,但是目前的形勢依然嚴峻。因爲實體店在面臨着電子商務、海外購等多重衝擊的同時,實體店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絕大多數的實體商業還是陷在低增長的窘境之中無法自拔。爲什麼會這樣呢?今天咱就來分析一下實體店在管理方面存在的5大痛點。

一、工作無頭緒,服務質量沒保證實體店管理的3大痛點,其中的酸楚自己開店的都懂

某市有一家百年曆史的餐飲老店,主要經營當地特色麪點,在省內外非常有名。因爲是名店,所以每到就餐高峯期,門外會停很多私家車,店內人聲鼎沸。

進店後,沒有服務員引導,客人們只能自己找位置。想讓傳菜的服務員幫忙找個位置,沒想到服務員卻說:“自己找吧,我現在太忙。”桌椅破舊,裝修陳舊,雖然有空調,但也不涼快。

幾分鐘後,服務員會拿上一份破舊的菜單,冷冷地告訴你:“點菜吧。”雖然菜價不貴,但服務質量太差。服務員都是表情麻木、嚴肅、冰冷,服裝較髒,雖上衣是統一的,但褲子和鞋子卻各式各樣。

後來,這家店生意逐漸蕭條,最後被一家餐飲公司低價收購。

不難發現,這家店的經營之所以一天不如一天,就是工作無頭緒、缺乏服務意識、不注意服務管理造成的。員工不知道自己擔負的工作職責,工作懈怠散漫,服務意識差,服務質量無法保證。在追求服務質量的今天,實體店經營忽視了服務,即使產品質量再好、價格再低,也無法將消費者吸引過來。

因此,只有關注服務細節、突出服務個性,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爲顧客提供超越預期的服務,實體店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管理無序,只能讓顧客離你而去,持續盈利也更無從談起了。

二、經營少思路,實體店運作無章法實體店管理的3大痛點,其中的酸楚自己開店的都懂

在這個創業時代,創業者租間門臉開家小店,選擇的項目都是創業者熟悉的、瞭解的或者感興趣的,比如,喜歡服裝的,可能就會開家服裝店;喜歡美容的,可能就會開家美容店或者化妝品店;家有小孩的,可能就會開家玩具店……

店開了一波又一波,真正能夠盈利的少之又少。原因何在,一個原因就是創業者不懂管理。實體店經營細節很多,沒有思路,想起什麼就做什麼,不賠本纔怪?而且,店面越大,賠得越多。

實體店運營缺乏流程、規範、表單,管理就會出現混亂:沒有系統的標準化管理工具,每次遇到問題,創業者都需要思考對策很長時間;每次出現的問題看起來都不同,其實性質上都大同小異。

“互聯網+”時代,實體店要想實現華麗轉身,就要深諳實體店的管理之道,不僅要了解實體店的基礎管理,還要熟悉人員管理。此外,爲了提高工作效率,還要懂得實體店的經營思路、實體店的管理流程。

三、管理少規範,員工行動不統一實體店管理的3大痛點,其中的酸楚自己開店的都懂

管理缺少規範,員工行動不統一,是實體店常見的一種現象。

有一個私人開的賓館在北京宣武門附近。後來店主發現正在給他同學辦理入住手續的前臺,居然還穿着棉拖鞋,只不過外面擋着看不見而已。

他說:“前臺一共就兩個人,原以爲不用制定規範,看來還是不行。”

對員工缺少規範化管理,員工不知道怎麼做,自然就無法接待好客人。實體店好的管理效果是建立在規範化的管理制度上的,否則,就會出現行動不統一等現象。想讓實體店運作規範,就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讓員工保持一致的步調,如此工作起來也就協調有緒了。

店商傳媒小編認爲,團隊要想取得突出業績,凝聚力最關鍵,尤其是實體店。沒有凝聚力,實體店就猶如一盤散沙,員工很容易流失。只有增加團隊凝聚力,才能打開員工心扉,使他們心向團隊,實現團隊效益的最大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