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虏势以要君”,这是 朱熹对秦桧的评价,也是事实。

秦桧就是金国强行在南宋安排的利益代理人,这是史料所记明明白白之事。

把秦桧永久担任首相,写到和约里面去,一个国家的内部人事任免,要有外交和约来决定,真是绝无仅有。否则以 南宋臣民对秦桧祸国殃民的罪行恨之入骨和他不得人心的情势,如果没有大金国撑腰,秦桧别说当终身宰相了,他能再当个两三年也就不错了。正因为如此,秦桧才拼命地讨好金国,因为只有大金国存在,并通过和议让南宋臣服于金国,秦桧才能稳坐高位。

绍兴第二次议和中有“不许以无罪去宰相”,这时赵构才发现,秦桧的真正后台是金国人,但是为了议和,赵构和秦桧把秦桧的反对者贬黜的贬黜,处死的处死,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秦桧了。

纵观中国的改朝换代,无非两种方式:革命和禅让。而以“以受禅代替革命”的把戏,从王莽开始演起,经过后来者的发扬光大,遂成为一门“显学”。而汉武帝推崇的九锡之礼,则变成了后来中国改朝换代禅让模式的固有流程:“清君侧-当权臣-受禅”三步曲。

王莽之所以能篡汉,不全是他戏做得好,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掌握当时西汉帝国实权的太皇太后,王莽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外戚。而在汉朝,外戚的势力是并不比皇家低多少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皇权。

西汉之所以被王莽篡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岁数太小,需要有摄政,这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表叔王莽的肩上,架空皇帝也就成为了可能。但是赵构本人都已经一把岁数了,哪怕权力被削弱一点,但也绝对不至于和几个孩子那样成为秦桧肆意摆布的玩物。

王莽与秦桧则不同,王莽有实力丶有魄力位高权重只是不愿屈居人下,不甘为人臣只不过他篡位在当时名不正、言不顺以及后来在历史没有留下好的口碑。

可以说,老天是公平的,至少对秦桧是公平的!苍天给了秦桧机遇并且也给了秦桧巧舌如簧的本领,但是他却不曾给秦桧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便是上天对待秦桧的公正!没个好身子骨,秦桧还能作甚?

这段历史早已成为过眼烟云, 在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中,秦桧是忠是奸原本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其跪像存在所蕴涵的象征,那就是对背叛祖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行为的厌恶和唾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