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在中國文化史上,唐代是一個非常輝煌的時期,其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思想寬鬆,同時與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唐代初期,國家事務大都沿襲楊隋體制,當時大多數士人都經歷陳、隋兩朝的動盪,在政治上滿腹宏圖大志,希望能在李唐王朝一展才華。到貞觀年間唐太宗統治時期,社會經濟日益繁榮,封建秩序迅速恢復,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取得巨大成就,相關制度漸具李唐規模。此時書法藝術迅速發展,通行至今的楷書、行書等各種書體已經完全成熟;同時,當時作爲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唐太宗對書法尤其看重,一時間書法名家輩出。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唐代書法承襲了魏晉之風,同時魏晉書法中的平和自然、剛柔並濟、含蓄內斂、骨豐肉潤的特點也被唐代的強筋健骨、宏偉壯闊、氣宇軒昂的陽剛書風所取代,在展示書家個性特徵的同時又遵循法度規矩,從而使“求奇”與“尚法”之間形成巨大的審美空間和藝術張力。在唐代書法名家中,前期的歐、虞和後期的顏、柳等人都名聲赫赫,而生活年代處在他們之間的褚遂良在唐代書法的發展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唐代書法的迅速發展一方面是由於印刷技術的限制,當時雕版印刷術尚未出現,一切典籍全憑人手工抄寫,唐代社會的發展使儒學、佛教、道教融會貫通,百花齊放,著作空前豐富,對抄書手的需求量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唐代實行了科舉改革,加強了對書法的重視,書法作爲單獨學科開始專門培養,也成爲官員選拔任用的重要考覈方面之一。同時,開設弘文、崇文兩館進行書法教學。不僅士人研習書法,內宮的宮人也有專人教習書法。設書學博士一職是模仿晉朝,而將書法作爲專門學科獨立出來是從唐代開始的,這都充分表明書法在唐代教育體系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褚遂良生於名門望族,褚氏先祖最先見於史籍的是褚大,他是蘭陵(今山東嶧縣)人,西漢初期被任命爲梁國丞相,憑其卓越超羣的才能打理梁國大小事務。西漢後期的褚少孫,是當時著名的大博士;東漢時期的褚招任安東將軍和揚州都督等職位,被封爲關內侯;東漢末期褚磐官至安東將軍;後其十二代祖先,時任晉安東將軍揚州都督的褚砦跟隨晉元帝渡江,禇氏始遷居丹陽,後移居杭州錢塘。禇氏成爲江南著姓,既出過位高權重的宰相,也出過聲名顯赫的將軍,還出過知書達理、寵冠後宮的康獻褚皇后和恭思褚皇后。由其裏籍家世可以看出褚遂良祖輩們很早便聲名顯赫,文韜武略兼備。對於這樣的一個大家族,其文學素養自然不俗,同時,既然涉足官場,其社交範圍必定很廣,接觸先前名家作品的機會也會很多,其祖輩在書法的日常書寫中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其書法自然也會有家族自然傳承的因素。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褚體筆畫提按明顯,變化豐富。他的字一般起筆和厚重的筆畫處用按筆,輕細及運筆迅速的筆畫運用提筆,彎鉤筆畫處邊寫邊按,撇畫則邊寫邊提。由於文字筆畫不一,而筆畫間的粗細變化與書法的節奏感又呈正相關性,因此不斷的提按變化加強了筆畫間的對比和節奏韻律。褚遂良之前的大家如歐陽詢、虞世南等人也求變,但幾近暮年,力不從心,所以書法作品提按變化並不是很大,以我們熟悉的音樂來比喻的話,歐、虞的作品就像節奏舒緩的輕音樂,平靜流暢;而褚遂良的作品則是節奏跳蕩的交響樂,有平靜有高潮,跌宕起伏。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在唐太宗等歷屆帝王重書法的影響下,書法藝術高速發展,一時間名家輩出。如唐代前期的歐、虞及後期的顏、柳都很有名望,而在他們之間還有一位處於紐帶地位的人物——褚遂良,他師出歐、虞,書法風格標新立異,自成一派,影響了後期的顏真卿和柳公權,書風持續發展。歐、虞等書家處於初唐前期,書法更多的是承襲總結隋代書法的階段;而以顏、柳爲代表的是楷書的完善期。歐、虞進入唐代時接近暮年,書法大都已經成形,楷書在此時期結體已基本規範成熟,但在運筆上留下了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兩人的點畫轉折都比較平直樸素而缺少起伏變化。到一百多年後的顏柳時代,在結體尤其是筆法上進行了很大的創新,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法度,書家的情感更生龍活虎的展現在筆墨之間,形成規範。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褚遂良的楷書具有行書的筆意,行書入楷源於漢末,興於魏晉,到了隋代已趨於成熟。至唐代,在褚遂良的精湛技藝下,行書入楷已處理得爐火純青。

當代學楷書越不過去的坎,影響深遠的一代書法大師


ps:頭條號書揚文化開通兩年來,受到了許多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您喜歡書揚文化的內容,歡迎關注頭條號書揚文化、公共平臺書揚文化(微信號:shuyangwenhua),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也歡迎提出您寶貴的意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