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在中國書法史上,清代的書法家既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又肩負推陳出新的重任。伊秉綬作爲清代碑學中興運動的代表書家,他的書法作品成爲了後世學者着重研究、分析和臨摹學習的對象。伊秉綬的行草書用筆在融匯篆隸筆意的同時,兼具金石氣和書卷氣,豐富了碑學書寫方式。其結體奇趣古拙,巧妙地在行草書中融入了篆隸書的元素,加之磅礴開張、節奏變化豐富的章法,推動了行草書創作的發展。然而,世人總是對他的隸書讚許頗多,忽視了他在行草書方面的成就和創新性。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祖籍福建。他出生於書香世家,小學識淵博,工詩文,善書法。伊秉絞於乾隆五十四年考取進士,嘉慶四年時任惠州知府。清人董玉書在《憲城懷舊錄》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揚州太守代有名賢,清乾嘉時汀洲伊墨卿太守秉續爲最著。風流文采,惠政及民,與歐陽永叔、蘇東坡先後媽美;鄉人士稱道不衰,奉祀賢祠載酒堂。"根據史料記載,伊秉綬爲官正直廉潔,造福於民,有"廉吏善政"的稱謂,是一位受百姓所愛戴的父母官,著有《留春草堂集》。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雖入仕爲官,但伊秉綬在書法上的貢獻最爲突出,他種樸質古拙的意境造就了隸書創作的新風格,推動了清代碑學運動的發展,伊秉綬的隸書作品中透露出漢代隸書古拙敦厚的精神。同時,在繪畫、篆刻、詩文方面伊秉緩也有一定的貢獻,但這些相對於他在書法中取得的成就而言就顯得有些遜色了。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清代,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中有着承上啓下的轉折意義,對於書法藝術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轉型革新時期。晚明時期,受資本主義萌芽影響,封建主義逐步瓦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得到闢放,他們開始攝棄舊習,反對束簿,提侶個性。以張瑞圖、王鋒、傅山等人爲首,主張變革書風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環境下,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風吹遍了明末清初的書壇,文人更多的提倡真性情的流露巧情感的抒發。酣暢淋漓,豪巧不羈的風格改變了千百年來溫文爾雅、甜美嬌媚的藝術風氣。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明人行草"和"高堂大軸"成爲了清代書法的主要呈現形式,人們開始更加關注書法的裝飾性和藝術個性特色。書法的實用功能進一步減弱,藝術欣賞功能得到空前提升,越來越多的文人士大夫開始書法作爲專職,欣賞書法、愛好書法的學者羣體也呈上漲趨勢。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伊秉綬的藝術奠定了清代書法轉折時期的主流方向,推動了碑學中興運動巧金石學考據運動,也啓發了盾世學者。經過時間的沉澱,一代又一代的學伊者也以不同的出發點,衍生出各色的書風,成爲了中國書法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伊秉綬行草書博採衆長,旱年臨摹十分精到,中年以後,敢於自我解放,發揚自己的個性。其中晚年以後的臨摹作品,很少發現力求逼真的作品,反倒是所有臨摹都能統一到一個共同的基調裏。其楷草結合的字法,正能體現"方正,奇肆";豪邁的用筆,大膽的用字,體現了"姿縱,更易"等氣質;大巧若拙的字形貫穿伊秉緩的行草書,這正是"莫可忘拙"的最佳體現。雖然當下重視並推崇伊秉綬行草書的書法家及研究者並不多,但是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沉澱,伊秉綬行草書的價值會被越來越多的學書者所認識。

被後世所忽略,清代不得不說的一代書法大師

ps:頭條號書揚文化開通兩年來,受到了許多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您喜歡書揚文化的內容,歡迎關注頭條號書揚文化、公共平臺書揚文化(微信號:shuyangwenhua),我們會努力做得更好,也歡迎提出您寶貴的意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